-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1 (2011年南京市质检)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在取样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________尾。若上述结果成立,那么前提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生,理论上种群数量应越来越少,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次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曲线向上延伸与Y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 捕获次数 1 2 3 4 5 6 7 8 每次捕获数(Y) 72 63 44 32 23 17 16 15 捕获积累数(X) 72 135 179 211 234 251 267 282 ①依数据作图。 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尝试解答】 (1)8 样方的大小和数量,要进行随机取样 (2)3200 鲫鱼无出生与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 (3)①如图 ②可能有外来昆虫的迁入(或出生数量较多)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1)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在样方中计数时,对位于边线上的个体只计相邻两边及顶角处即可。取样时要考虑样方的大小、数量及随机性取样。(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其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数为N1=200尾,第二次捕获数为N2=160尾,其中有标记的数为N3=10尾,则种群总数N=(N1×N2)/N3=3200尾;在调查过程中标记个体不能死亡、外迁等,否则结果误差很大。 (3)若种群的数量是稳定的,则捕获量随捕获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如题干中的数据;若数目不随次数减少,说明种群数量增加,而种群特征中使种群数量增加的为迁入率和出生率的增加。 洞察高考热点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2010年高考山东卷)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例2 【尝试解答】 __C__ 【解析】 考查对种群特征的理解,经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判断 内容分析 A项错误 据图可知,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所以控制有害动物应在其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种群密度很小即该种群处于发展初期时进行控制最为有效。 B项错误 控制人口增长不能选择在K/2时,且控制人口不能通过控制死亡率实现,而是通过降低出生率实现。 C项正确 种群在K/2时净补充量最大,该图可以为实践中估算最大净补充量提供依据。 D项错误 最大日捕捞量应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时进行。 互动探究 (1)为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当种群密度达到什么值时进行捕捞鱼类? (2)由题图可知,K值以后种群密度应如何变化? 突破易错疑点 “J型”与“S型”曲线 (1)“S”型增长曲线的开始部分不能误认为是“J”型增长曲线。 (2)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种群增长率曲线 ①图乙的O~f段相当于图甲的a~c段; ②图乙的f点相当于图甲的c点; ③图乙的f~g段相当于图甲的c~d段; ④图乙的g点相当于图甲的d~e段。 自我挑战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尝试解答】 __D__ 【解析】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呈“S”型增长,在第10年时增长速率最快,即种群数量达K/2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X广场2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规划.ppt
- 《酒店经理的胜任力》课程总结.doc
- 【三年高考年模拟】201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6讲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ppt
- 【人力资源】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18页).doc
- 【人力资源理】年度工作总结及计划.doc
- 【使用模板经典人力资源部述职报告(总结+计划模板).ppt
- 【中考备战略】2015中考英语总复习 夯实基础 七上 Units 1-4课件 人教新目标版.ppt
- 【60天冲】2012年高考二轮三轮总复习专题学案课件第6单元-热学及原子.ppt
- XX部班组设推进经验总结.ppt
- 【北京一轮习汇总】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题抓分天天练 第11天.ppt
- 【名校使用荐】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命题揭秘+方法提示+即时巩固):理解词句含意(66张PPT).ppt
- 【优化探究(教师用书)(外研版)2014届高三英语一轮总复习Book 5 板块九 Modules 3.ppt
- 【备战英语级】高频词汇复习笔记.doc
- 【大会总结PPT---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李进教授.ppt
- 【政商汇】015年云南省地方公派出国留学申请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