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征求意见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五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和考验,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十五届人民政府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工业强县为主线,增强发展带动力。
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完成“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达163户,亿元企业达到13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年均增长 %。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制定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兑现工业奖扶资金1.9亿元。以电机泵阀扩容升级,宣纸书画纸转型发展,方解石精深加工为目标,编制完成三大产业集群规划,三大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皖南电机、宣纸集团、江东科技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汽摩配件、LED光电、精密铸造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签约企业 家,23家企业开工建设。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转化科技成果200余项,承担国家、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项。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县”称号。积极开展环保专项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18家,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农业增效为目标,增强发展保障力。
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编制完成畜禽养殖、竹木加工、烟叶推广等7个涉农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茶叶、蔬菜、蚕桑等26个农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45家,其中省级规范化合作社6家;农业“三品”认证达到45个。荣获“全国茶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称号。累计完成农业总产值 亿元,年均增长 %。农业基础持续巩固。整合各类资金 亿元投入新农村建设,完成17个示范村村庄建设。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发放 类涉农补贴资金 亿元。完成4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69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1.35万人饮水安全。完成包合、章渡、厚岸等土地整理 个项目,有序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完成土地流转 万亩 。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 荣获“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森林覆盖率达 %,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称号。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深入推进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连片开发等扶贫工程,完成71个贫困村的整村脱贫任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42万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4万人。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中心,增强发展推动力。
突出发展旅游业。编制全县旅游规划,组建泾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不断完善,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 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 亿元,年均增长 %、%。加快云岭红色旅游大景区和桃花潭大景区建设,云岭红色景区建设项目进入省十大旅游重点工程。云岭新四军史料陈列馆、皖南事变史料陈列馆、茂林三吴纪念馆、宣纸文化园、水墨汀溪等景区建成开放,桃花潭景区深度开发、月亮湾生态景区、查济古建筑群等景区建设有序推进,创建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4个。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集散中心、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一期、皖南国际大酒店建成运营,新增星级宾馆8家,旅游企业40家。荣获省“红色旅游县”和“旅游工作优秀县”称号。云岭景区跻身“全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查济村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首届景观村落”称号。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宣纸书画纸交易市场、家具建材市场、茶文化综合市场启动建设。引进苏果、苏宁等知名商贸企业入驻,荷花塘等区域商业圈发展壮大。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138家,被授予“全省农村商品流通先进集体”称号。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服务业,农村商业银行、铜源村镇银行挂牌营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是2006年底的2倍。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城乡建设为基础,增强发展承载力。
县乡路网基本形成。投入城市交通建设资金 亿元,青弋江新大桥竣工通车,205国道城区段完成改线,完成泾川大道新建道路景观工程,完成气象路、稼祥中路、中山南路等城区主次干道升级改造。对城区100条背街后巷进行硬化改造,解决了城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农村交通建设投入 亿元,新建和改造水泥路 公里。配套设施不断改善。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成使用,实施幕溪河公园建设工程,一批城市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县城交通秩序逐步改善,县城面貌焕然一新。电力设施投入 亿元,完成农网改造 个村,琴溪220千伏输变电站投入运营,赤滩110千伏输变电站开工建设。城市框架全面拉开。推进老城区改造,完成气象路、人武部、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