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式风再次袭来
此前并没有引起外界的关注,但不可否认,今天中式风格正在成为休闲、旅游商业地产项目最为青睐的建筑形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成都在建的中式商业、古典商业街项目数量就达到20个以上,而位于市中心的项目就有近10个之多。如果说上一轮的中式商业开发热潮催生了宽窄巷子、锦里、文殊坊等成都第一批城市文化名片,而第二轮中式商业的开发热潮已经来临。
中式文化旅游商业项目这次四面开花,市中心有大慈寺文化商业综合体、华润广场的中式院落商业街,铁象寺水街则位于国际城南,近郊则有博客小镇、唐人街等项目,中式风格的商业项目如今层出不穷。
成都中房尺度董事长曾祥庸是地产圈内有名的“文化人”,文殊坊及“风情酒吧一条街”太平巷均是其代表作,他对于当前中式商业热表示认同。 “这是自然而然的档次升级,是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提升之后的更高要求,是精神需求进一步提高的表现。”曾祥庸表示,中式商业项目的风起云涌恰好说明大众对于商业品质需求有了多元化的、更高档次的需求,以前的中式商业项目是城市名片,是城市旅游景点,而以后的中式商业元素将更多地渗透到成都人日常的休闲生活中。
商业档次的自然升级
对于中式商业项目的研究早已成为全国化的行业课题。2010年,城市古典商业街区联盟在上海宣布成立,发起单位为上海豫园旅游商城,包括成都宽窄巷子、文殊坊以及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等在内的全国知名文旅项目均为联盟成员。联盟发起人、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仲庆,本周二特别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他表示:“从拉动内需来说,旅游产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而文化产业又提倡大繁荣大发展。古典商业街将文化和旅游产业两者相结合,将文旅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古典商业街,已经迎来历史上很好的发展机遇。”
显然这一轮的投入和手笔似乎都更大,而且中式商业并非都是简单地复古,而且开发的功能也更为全面,除了商业街外开发商还融合了写字楼、酒店等更多城市商务功能,中式风格的商业项目已经变得尤其时尚和现代。
成都商报记者日前应邀参加了大慈寺项目的启动仪式,记者通过现场模型看到,整个商业街大量采用现代中式风格,除了青砖绿瓦坡屋顶外,建筑还大量采用了大幅落地玻璃、简洁线条的钢结构等现代风格,这都足以说明他们并非是传统中式建筑的简单复制。
大慈寺文化商业综合体开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而且成都地铁2号及3号线将在这里交汇,同时为了预留充足的地下车位,其地基全部开挖,建筑成本极高。据透露,建成后它将成为拥有300家零售店铺及餐饮商家的开放式购物中心,另外项目内还包括一家由太古酒店经营与管理、拥有100间客房的都会风尚酒店、酒店式公寓以及一座国际甲级办公楼睿东中心。
华润广场同样如此,整个项目除了两栋设计感超现代的写字楼外,其余则全部规划为中式独栋商业院落。“采用国宝级的独栋商业院落规划,以中式仿古的建筑形态,原味植入中式院落文化,展现古代大宅大院的私密与优雅。”华润置地有关人士透露,所有院落面积在460-1600平方米之间,打破传统商业格局,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既私密又富含中式韵味的高端消费场。
担忧
中式商业出现供过于求?
吴仲庆对成都古典商业项目的开发水平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同时也表示,尽管中式商业也是商业,但它和万达广场、万象城这样的购物中心不同,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能够全国复制,但古典商业街却不能,文化是中式商业项目的灵魂,每个城市文化背景不同,其诞生的中式商业项目就不一样。
洛带博客小镇开发商、成都地润置业副总经理冯炜也强调,中式商业不能简单地复制、拷贝,不能做“假古董”,开发过程必须创新。“中式商业项目必须有魂,要有文化作为支撑,不能单纯地建造仿古建筑,简单地复制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中式商业项目必须由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来做支撑。”据悉,博客小镇以客家人的迁徙作为文化背景来打造,建筑风格上采用了客家五次大迁徙涉及的地区建筑风格,整个项目的建筑形态包括闽南、徽派、晋派、川西、海派等五大系列。
但大量中式商业项目的上马是否会出现新一轮的供过于求?对于新一轮开发热潮的到来,业内人士开始提出担忧。“国际上一般认为城市商业的需求量为1.5到2平方米/人,但成都这一数字是3点几,加上新增的人均商业面积已超过5平方米。成都的商业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趋势。”曾祥庸透露,中式商业项目的开发并非没有风险,正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现在已经有中式商业项目在前期招商中面临困难,商业竞争明显加剧,只有定位准确、建筑设计合理、业态规划科学、文化背景深厚,并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的中式商业项目,才能做到长盛不衰。
天津古文化街于一九八六年元旦建成开业,整体建筑为仿清民间式建筑风格古文化街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辛苦经营12年,总营业额累计6.9亿元,创利税5800万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