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第6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旅游宗教文化 第一节 佛教旅游文化 一、佛教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一)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在古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四个发展阶段 传播: 1、南传佛教 2、北传佛教 一、佛教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1、汉地佛教概况及其流派 2、藏传佛教 3、云南上座部佛教 二、佛教的经典、标志、基本教义和戒律 (一)?经典 经、律、论 (二)佛教的标志 通常标记:“卐” 另一个标记是法轮 (三)教义 1、“四谛”说 2、“八正道” 3、“十二因缘” 4、“三法印” 二、佛教的经典、标志、基本教义和戒律 (三)戒律 1、三皈依 2、五戒 三、佛像手印与佛教的供奉对象 (一)佛像印相 无畏印 三、佛像手印与佛教的供奉对象 (一)佛像印相 与愿印 三、佛像手印与佛教的供奉对象 (一)佛像印相 定印 三、佛像手印与佛教的供奉对象 (一)佛像印相 转法轮印 三、佛像手印与佛教的供奉对象 (一)佛像印相 说法印 三、佛像手印与佛教的供奉对象 (一)佛像印相 降魔印 三、佛像手印与佛教的供奉对象 (二)主要供奉对象 1、佛 (1)三世佛 横三世佛 竖三世佛 (2)三身佛 (3)五方佛 三、佛像手印与佛教的供奉对象 (二)主要供奉对象 2、菩萨 (1)文殊菩萨 (2)普贤菩萨 (3)观音菩萨 (5)大势至菩萨 (4)地藏菩萨 3、罗汉 三、佛像手印与佛教的供奉对象 (二)主要供奉对象 4、护法天王 (1)四大天王 1)东方持国天王 2)南方增长天王 3)西方广目天王 4)北方多闻天王 (2)韦驮 (3)伽蓝神 四、佛教的礼仪和节日 1、常用礼仪 2、佛教主要节日 (1)佛诞节 (2)佛成道日 (3)涅槃节 (4)观音纪念日 五、佛教名山 (一)五台山 (二)峨眉山 (三)普陀山 (四)九华山 六、佛教建筑 (一)佛寺 1、我国寺院类型与布局 2、著名寺院简介 (1)白马寺 (2)少林寺 (3)雍和宫 (4)灵隐寺 (二)佛塔 1、楼阁式塔 2、密檐式塔 3、喇嘛教式塔 4、金刚宝座式塔 七、佛教艺术 (一)佛教雕塑 1、石窟 2、酥油花艺术 (二)佛教绘画 1、壁画 2、唐卡 (三)佛教音乐 第二节 道教旅游文化 一、道教的创立与发展 (一)道教的产生 (二)道教的发展 (三)道教的鼎盛 (四)道教的衰落 二、道教的经典、教义、标记和供奉对象 (一)道教经典与标记 经典是《道藏》,标志是八卦太极图 (二)教义 1.“道”崇拜 2.神仙崇拜 3.重生恶死的生命观 二、道教的经典、教义、标记和供奉对象 (三)道教供奉对象 1、尊神 (1)三清(2)四御(3)真武大帝(4)三关 2、仙 3、俗神 (1)城隍 (2)魁星 (3)妈祖 (4)灶君 4、护法神将 (1)关圣帝君 (2)王灵官 三、道教的礼仪和节日 (一)常用礼仪 主要仪式:斋醮 (二)主要节日 多为神和仙以及各派祖师的生日 四、道教名山 (一)青城山 (二)武当山 (三)龙虎山 (四)齐云山 五、道教建筑与艺术 (一)道教建筑 (二)道教艺术 1、道教石刻造像艺术 2、道教壁画艺术 六、道教与佛教景观的文化特点 (一)以抒情性的方式表达神秘的气氛 (二)引入非世俗的情感体验 (三)建筑艺术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四)高僧大师与著名寺院宫观的结合 第三节 伊斯兰教旅游文化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约公元610年,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宣称自己是“先知”,得到了部落主神“安拉”的启示,代表安拉到世间教诲和警告世人,开始传教 唐朝初年,伊斯兰教沿着海、陆两条路线,即海上“香料之路”和西北“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二、经典、标记、教义和信奉对象 (一)经典 《古兰经》和《圣训》 (二)标志 新月 (三)教义 六大信仰 基本实践 (四) 信奉对象 “安拉” 三、伊斯兰教的常用称谓、主要节日和习俗 (一)称谓 (二)主要节日 (二) 中国穆斯林的主要饮食禁忌 四、伊斯兰教建筑及其审美鉴赏 (一)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 较著名的有西安化觉寺、西宁东关清真寺、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北京牛街礼拜寺等。 (二)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 1、早期清真寺建筑特点 2、新疆维吾尔地区清真寺建筑特点 3、新建以阿拉伯风格为主的清真寺建筑 四、伊斯兰教建筑及其审美鉴赏 (三)?清真寺建筑的审美鉴赏 阿拉伯式的清真寺建筑基本上是伊斯兰风格的,邦克塔高大突出,顶端渐长给人予直通太空的感觉,大门采用阿拉伯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