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稠环化合物 由于共扼结构延长,稠环化合物的E、B、K吸收带λmax移向长波方向,εmax增加且谱带呈现某些精细结构。 如萘 和蒽 只吸收UV,不吸收VIS,而四个环的丁省, λmax=473nm,属VIS区。 非线型的稠环化合物的吸收比较复杂。 设备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成部件 第四节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一. 确定未知化合物是否含有某一已知化合物相同的共轭体系 G: 助色团取代基, 形成p-π共轭或σ-π超共轭效应, 使苯环的各谱带红移. G: 发色团取代基, 形成π-π共轭效应, 产生更大的共轭体系, 使苯的吸收谱带发生较大的红移. 单独使用紫外光谱进行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只能表现出发色团与助色团相互关系的特性, 而对那些发色团影响不大的结构部分在紫外光谱中无法反映, 因此必须结合其他的波谱手段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核磁共振谱出现之前, 红外光谱是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分析方法. 虽然核磁共振谱能够给出更多的有关结构的信息, 但红外光谱对于判断分子中含有哪些官能团很有用, 因此在有机光谱分析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红外光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不同分为三个区域. 红外光谱是由于分子的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当红外光照射频率与分子振动频率刚好相同时被物质吸收,就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 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各种类型的化学键, 每一种类型的化学键, 它的震振动频率都不相同, 即便是同一种化学键, 它在不同的化合物中所处的化学环境不一样, 也会显现出一些不同的吸收特征. 因此可以认为只要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那么他们的红外光谱一定是不相同的. 各种类型的化学键(N-H, O-H, C-X, C=O, C-O, C-C, C=C, 碳碳三键, 碳氮三键等)的吸收只在红外光的很窄的领域规则地出现. 如果超出这个范围, 它是由其他类型的化学键的吸收引起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狭窄范围内的吸收相应的官能团一一对应起来. 伸缩振动——成键原子沿着键轴的伸长或缩短, 使键长发生变化的振动. 弯曲振动——引起键角改变的振动 (剪式振动为对称弯曲振动) 键强度与成键原子质量对红外吸收有什么影响?我们用最简单的双原子分子为的伸缩振动为例作以下讨论. 对于分子的振动应该用量子力学来说明,但为了便于理解,也可用经典力学来说明。一般用不同质量的小球代表原子,以不同硬度的弹簧代表各种化学键。 把振动物体看作不考虑体积的微粒(或者质点,点电荷)的时候,这个振动物体就叫谐振子.所谓谐振,在运动学就是简谐振动,该振动是物体在一个位置附近往复偏离该振动中心位置(叫平衡位置)进行运动,在这个振动形式下,物体受力的大小总是和他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成正比,并且受力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电学谐振指的是电磁学物理量的强度在一个中值上下进行波动,也是类似运动学谐振的。 m1=M1/103NA m2=M2/103NA (m1,m2单位: kg) M1:质量为m1的原子的摩尔质量,g; M2:质量为m2的原子的摩尔质量,g NA: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045×1023/mol) C=O是强极性基团, 电子云偏向氧的一方, 使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 碳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 当羰基连有吸电子基时, 吸电子基使羰基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使羰基的极性减弱, 从而使 羰基的双键性增加, 力常数增加, 振动频率向高波数移动. 共轭效应使羰基的红外吸收向低波数移动. 同时C=O的引入, 使苯环上C=C上的电子云密度不再平均分布, 而产生倾斜, 使 C=C 略带极性, 他的吸收强度就增加. 共轭效应使羰基的红外吸收向低波数移动. 同时C=O的引入, 使苯环上C=C上的电子云密度不再平均分布, 而产生倾斜, 使 C=C 略带极性, 他的吸收强度就增加. 分子内氢键不受浓度的影响 环张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小环化合物中. 当环缩小时, C-C键成弯曲键, 具有更大的P电子成分;而C=O碳上有更多的S电子成分, 需要更大的能量才能使它发生伸缩振动(即力常数增加),因此环内双键随着话环的减小, 伸缩振动频率降低, 而环外双键振动频率增加. 原子质量越大, (1/m1+1/m2)值越小, 吸收频率句越小 异丙基与叔丁基的弯曲振动裂分为双峰是因为两个甲基对称弯曲振动 偶合所致. ρ: 面内摇摆振动 g: 氢键效应的影响 氢键的形成, 使X-H键变长, 键的力常数减小伸缩振 动频率向低波数移动, 且吸收强度变大, 峰带变宽. νC=O(缔合) 1622cm-1 νC=O(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