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学案)河北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4课《蜀相》学案(共3课时).docVIP

(河北 学案)河北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4课《蜀相》学案(共3课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蜀相学案(一) 学案编号:04 编写人:张以果 审核人:贾立恩 张广胜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二、自主学习指导 1.“知人论世”: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集众家之长,兼古今之体,又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显得沉厚雄浑,博大精深。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他 的政治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2.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古体诗:古诗、乐府诗 古典诗歌 绝句(四句) 近体诗(格律诗) 律诗(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资料补充——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着枝叶白白的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成功而病亡军中,常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三、学习任务 1、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尾联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3.、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互文见义,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却与诗人无关,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诗人面对丞相祠堂的无限春色,感受到的是凄清冷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时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 四、当堂训练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2.填写名句 1. ,两朝开济老臣心。 2.出师未捷身先死, 。 五、课堂小结 朗读古诗词的技巧 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 蜀相学案(二) 学案编号:05 编写人:张以果 审核人:贾立恩 张广胜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分析意象意境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 2、掌握诗歌鉴赏中分析景物形象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二、考点讲解 1、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2、 常见意境特点: (1)雄浑苍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孤寂冷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欢快愉悦 日出江花红生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生机勃勃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5)孤寂闲适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除此之外还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3、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