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语版:
http://www.rieti.go.jp/jp/publications/pdp/10p004.pdf
中文版
日本“失去的20年”的结构性原因
The Structural Causes of Japan’s “Two Lost Decades”
金荣愨 深尾京司 牧野逹治1.引言
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在之后的20年处于停滞状态。迄今为止,分析停滞原因的研究十分普遍 1,但主要研究对象是1991~2000年初的所谓“失去的10年”。
实际上,自2000年以来,尽管日本的不良债权和资产负债等问题得到解决,但是经济增长并未加速。人口增长速度下降自然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抛开这个因素来看,人均GDP增长率反映出了日本的经济状况(见第3节图4):由1975~1990年的4.0%下降到1990~2001年的0.8%。而后,虽然经济增长率逐渐回升,但在经济状况较为稳定且世界经济危机尚未产生实质性影响的2001~2006年,年增长率也仅为1.7%,大幅低于1990年前的水平。而针对“失去的20年”的研究并不多见。
以1990年为界,1975~1990年人均GDP增长率的平均值为4.0%,而1990~2006年仅为1.3%,下降了2.7个百分点,这绝非一个小数目。倘若日本在1990~2006年里保持1975~1990年的人均GDP增长率,如今的人均GDP将会增加54%。
回顾“失去的20年”,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并不是因泡沫经济崩溃及随后财政货币政策不力造成的短期问题,而是内需不足、生产率低下的结构性长期问题,把握好这个问题是当务之急。
基于此观点,本文将从长期和结构性的视角分析日本经济停滞的原因,并论证这些原因是否正在消除。在将1990年后的20年与前20年进行比较的同时,我们还比较了1995年以来经济加速增长的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利用整个行业和单个企业的数据(通过对近期数据库加以整理和研究统计获得)进行定量分析。此外,在分析结构性原因时,不能供给和需求只求其一,必须两者兼顾。
本文结构如下:第二节从需求面分析日本经济停滞的原因;第三节利用增长核算法从供给面分析过去40年的情况,并对日美两国进行比较;第四节和第五节分析供给能力的源泉——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增长的长期动态变化;第六节结合企业数据来分析提高生产率过程中面临的瓶颈;第七节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政策性意见。
2.需求不足和低增长
在始于2008年秋的世界经济危机下,日本金融业和企业资产运作最初并没有受到强烈冲击,主要是出口急剧下降和随之而来的设备投资低迷使经济增长放缓。只要不是“健忘”或“偏执”的理论家,经济学家们就无法否认,即使暂时的需求不足亦会造成经济低迷和低增长。
图1为日本内阁府针对GDP缺口[(实际GDP-潜在GDP)/潜在GDP]变化的推算。2 可以看出,2008年以后GDP缺口达到空前庞大的-8%,而1993~1995年、1998~2003年-2%的数值也是十分巨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1990~1994年、1997~1999年期间,GDP增长率以每年近2个百分点的速度急剧下滑,足以证明在这段时期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的可能性很高。以普雷斯科特等人(Hayashi和Prescott,2002)为代表的多数研究者指出,1990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增速减缓,后面各节也将谈到这一点。1988年《劳动基准法修正案》实施后,劳动时间缩短。根据内阁府就GDP缺口的推算,由于潜在GDP是根据平滑时间序列法计算出来的,因此TFP增速减缓和劳动时间减少很难通过潜在GDP推算值反映出来,这导致高估了1990年以后的GDP急速下降。然而,从当时就业率急剧下降、失业率高企以及物价持续下落等种种因素判断,很难看出GDP缺口有缩窄的迹象3。另一方面,2002~2007年经济回暖使GDP缺口迅速缩小,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供给能力急速增强。
1990年需求不足的原因如下:通货紧缩导致投资意愿降低(滨田 堀内,2004);金融体系动荡(堀江,1999;Bayoumi,2001)、企业资不抵债(小川,2003;Koo)等造成投资低迷;基于预防动机的消费低迷(石井,2009;祝迫和冈田;2009);1994~1995年日元升值造成的出口低迷;除这些短期因素外,也包括深尾(2001)提出的1970年中期开始的长期储蓄过剩问题的惯性作用。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民间储蓄率非常高,但储蓄过剩并不是1960年前“高速增长期”民间投资异常活跃的结果4。如图2所示,1970年后日本经济才转为储蓄过剩5。导致民间投资大幅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1960年后,在第一次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已经长大成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