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菌能由消化道或创伤侵入机体内,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其中最重要的是气性坏疽。根据细菌产生外毒素的种类差别,可将产气荚膜梭菌分成A、B、C、D、E、F 6个型。 A型:人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 B型:羔羊痢疾; C型:绵羊猝死,人坏死性肠炎 D型:牛肠毒血症; E型:犊牛、羔羊肠毒血症。 (1) 直接涂片镜检:G+大杆菌,并有荚膜; (2) 分离培养:接种血平板,有双层溶血环; (3) 纯培养:引起牛奶暴烈发酵; (4) 动物试验:小鼠、家兔或鸽,出现“泡沫肝”; (5) 肠毒素检查:取回肠内容物,加适量灭菌生理盐水稀释,经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分成两份,一份不加热,一份加热,分别静脉注射家兔或小鼠。如有毒素存在,不加热组动物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而加热组动物不死亡。 5、微生物学诊断 二 破伤风梭菌(Cl.tetani) 破伤风梭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是引起人畜破伤风的病原,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 具有芽孢,其芽孢广泛存在于各类土壤中。本病以骨骼肌发生强直性痉挛的症状为特征,此菌也称为强直梭菌。 破伤风梭菌菌体细长,长4-8μm,宽0.3-0.5μm ,周身鞭毛,芽胞呈圆形,在动物体内外均能形成,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菌体宽大,似鼓槌状,是本菌形态上的特征。繁殖体为革兰氏阳性,形成芽胞的菌体易转为革兰氏阴性。 1、形态学特性 2、培养特性 破伤风梭菌专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0~7.5; 普通琼脂平板:24-48h形成直径1mm 以上的不规则菌落,中心紧密,周边疏松,似羽毛状,易在培养基表面迁徒扩散; 血液琼脂平板:明显溶血环; 疱肉培养基:肉汤浑浊,肉渣部分被消化,微变黑,产生气体,生成甲基硫醇(有腐败臭味)及硫化氢。 3、生化特性与抵抗力 生化特性 一般不发酵糖类,能液化明胶,产生硫化氢,形成吲哚,不能还原硝酸盐。对蛋白质有微弱消化作用。 抵抗力 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与其他细菌相似,但芽胞抵抗力强大。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能耐煮沸40-50min。对青霉素敏感,磺胺类有抑菌作用。 破伤风梭菌芽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自然条件下,其易感性为:马>猪、牛、羊、犬,人也易感,禽类及变温动物不易感。此菌产生两种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和骨骼肌痉挛。是一种神经毒素,为蛋白质,由十余种氨基酸组成,不耐热,分子量15万,可被肠道蛋白酶破坏,故口服毒素不起作用。破伤风毒素的毒性非常强烈,仅次于肉毒毒素。 破伤风溶血素:不耐热,对氧敏感,可溶解马及家兔的红细胞,与致病性无关。 4、致病性 5、微生物学诊断 破伤风梭菌分布广泛,如果病人或病畜无临床症状,即使伤口找到破伤风梭菌也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故破伤风的诊断主要根据有无创伤病史和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作微生物检验,仅在必要时才进行检验。 取创伤渗出物或坏死组织镜检,或加热80℃经20min以杀死无芽胞杂菌,接种血液琼脂培养基或疱肉培养基中,在厌氧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挑选可疑菌落进行鉴定,也可取培养滤液0.1毫升接种小白鼠,作毒力和毒力保护试验。 破伤风一旦发病,治疗困难,应以预防为主。 (1)紧急预防:如遇严重污染创伤者,除用类毒素加强免疫外,可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即在一臂注射抗毒素,另一臂注射类毒素,6-12周后再注射类毒素。 (2)特异治疗:一旦发现病人或病畜,应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要早期足量,每次可肌肉或静脉注射6-10万单位,注射前必须作皮肤试验,防止抗毒素血清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3)大剂量的青毒素(或四环毒)能有效地抑制破伤风梭菌在局部病灶中繁殖,并且对混合感染的其他细菌也有作用,故亦可用于治疗。 (4)若已确诊为破伤风时,应及时采取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和肌肉解痉剂等措施,以预防因呼吸肌痉挛而窒息死亡。 6、免疫防治 复习思考题 1.炭疽杆菌的主要培养特性有哪些?如何进行炭疽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产气荚膜梭菌的生化特点及其微生物学诊断。 3.破伤风梭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4.名词解释:串珠反应,Ascoli反应,暴烈发酵 * 常成为实验室的污染菌。 * 毒素的产生受基因控制,失去毒素基因不能产生。本菌本身可能堵塞毛细血管,使组织微循环内血栓形成。 * 云南宝山县1976年8月,某农民前往1965 年曾流行过绵羊炭疽的草原驮肥料,每天驮一次,往返8次。末次途中,一骡发病,随即死亡,农民们立即将死骡抬至河边剖剥,并将肉分给其他人食用,在剖剥处把骡血及粪便洒在地面,并用河水洗骡肉及工具,使环境和河水遭到严重污染。河水经过的12个生产队,先后发生炭疽爆发,发生人皮肤炭疽20例,家畜患炭疽计175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