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13.11.18
编制人:谢献华 审核人 朱艳红
(一)考试要求
一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 考试大纲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2、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二)重点知识突破
1、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表现为:
(1)外界因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商店、银行等,租界里的西方人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
{补:(1)近代以来影响因素: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明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了中国。②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清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一度也比较注重发展近代工业,对民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③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推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社会生活的巨变。
(2)现代以来影响因素:①建国初期: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但由于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加以“左”的思想干扰,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下。②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服饰的变化
阶段划分 1840-1949动荡的近代 1949-1978新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趋势
服饰方面 男装:长袍马挂(传统)、西装、中山装
女装: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旗袍(旧式、新式)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中式便装 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颜色由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由封闭到开放(个性化) 3、中国近现代习俗风尚发生变革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1)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解放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以土葬为主开始向以火葬为主改革。
(3)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在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①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②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③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④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2)影响: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补:规律: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西方的一切是伴随着大炮和殖民主义野蛮侵略强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的,它破坏了中国长期安定、宁静的社会环境,也迫使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承受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阵痛。另一方面,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器具、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又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且这些东西一旦进入中国,就对传统的落后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起了强大的破坏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引发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新变革。)
5、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发展变化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①从根本上讲,是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 ②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刺激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③中国有识之士的努力推动。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政府的作用。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