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系统总线是用来传送信息的公共导线 , 它们可以是带状的扁平电缆线,也可以是印刷电路板上的一层极薄的金属连线。所有的信息都通过总线传送。通常,根据所传送信息的内容与作用不同.       可将系统总线分为3类:     数据总线DB(Data Bus),     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       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系统中各部件均挂在总线上,所以 , 有时也将这种系统结构称为面向系统的总线结构。 1、单总线结构       (1)内总线(I-BUS):各种接口卡与主板之间的连线,又称:系统总线、微机总线、板级总线     数据总线DB(Data Bus),     (2)外总线(E-BUS):各种接口卡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线,又称:通信总线  三、总线操作 控制器 	决定控制字中各位的电平高低 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总线,能将控制字各位分别送至各个寄存器 用一条粗线表示总线,右图有两条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 *  *  一、总线 总线概念 优点:系统体系结构简单,易于软、硬件开发、易于扩充I/O设备  缺点:多种设备只能分时工作,限制了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影响系统的效率  怎么分时工作 面向CPU的双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优点:主存与外设分别有一组总线,避免总线冲突,提高系统的总体传输效率和传输速率。  缺点:CPU负担加重,效率降低。  内存和接口间数据传输怎么办? 面向主存的双总线结构   优点:CPU与主存之间有直接的存储总线,传输效率高  ?缺点:控制复杂,硬件投资大。  3、多总线结构   前端总线(FSB):CPU与系统其它部件连接总线(4.2GB/s) AGP总线:北桥/存储控制中心与显卡之间的连接总线(1GB/s) 存储总线:北桥/存储控制中心与主存之间的连接总线(2.1GB/s) PCI总线:连接速度高的设备(磁盘控制器、网卡、通过PCI插槽的外设适配器); 经过南桥连接低速外设(键盘、鼠标、声卡、MODEM、通过ISA插槽的外设适配器)。(133MB/s)。  4、微型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连接 返回 A,B,C和D 为 4个三态寄存器, L门专管数据的装入,E门专管数据的输出。 控制字    将各个寄存器的L门和E门按次序排成一列,则可称其为控制字CON:CON=LAEALBEBLCECLDED 就像汽车入库 La  Ea   Lb    Eb   Lc  Ec   Ld  Ed  1    0    0     1   0   0    0   0       数据由B-A 0    1    1     0   0   0    0   0       数据由A-B 0    1    0     0   1   0    0   0       数据由A-C 0    1    0     0   0   0    1   0       数据由A-D 0    0    1     0   0   0    0   1       数据由D-B 1    0    0     0   0   1    0   0       数据由C-A    控制字CON                               信息流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