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读经典诗文 感悟做人道理
——浅谈《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文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意境优美,包含了许多哲理。经典,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灿烂的星辰,是在历史长河里大浪淘沙后的人文精华。她凝聚着圣贤洞察生活、窥测人生的睿智,是人类文明巨额的精神财富。品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弟子规》就是其中的一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弟子规》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
关键词:弟子规 经典 育人
正文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文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意境优美,包含了许多哲理。经典,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灿烂的星辰,是在历史长河里大浪淘沙后的人文精华。她凝聚着圣贤洞察生活、窥测人生的睿智,是人类文明巨额的精神财富。品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弟子规》就是其中的一篇。
《弟子规》是清代秀才李毓秀所作。它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内容又符合封建伦理,是以极有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文章总共360句,1080字。教给我们很多做人处事、学业礼仪方面的知识。
我校从2010年起就开始了以《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传统文化的教育进入课堂,与日常的德育教育相整合,形成了本校的特殊文化特色背景,两年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慈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然而,回过头来看现在的孩子,家长视其为掌上明珠,只求物质上的满足,疏于精神上的教导,导致许多孩子刁钻、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人生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二是学做事。所谓人才,首先得是堂堂正正的人。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引导和保障,掌握了知识技能就有可能不能为社会造福,甚至有可能危害社会。我们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这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一、入则孝,引导学生自觉尽孝
以前常常听到一些父母发牢骚,说自己的孩子孩子一点儿也不知道疼爱父母。如今的独生子被父母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地疼爱,“受宠若惊”的感觉早就被孩子抛弃地无影无踪,而“理所当然”的念头却在心中逐渐滋长蔓延。
所以,从我们开始学《弟子规》的时候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例如:当学到“出必告,返必面”时,我就问孩子:“你出去玩的时候你是不是和父母打招呼了?”。孩子很不以为是,觉得是件小事。我出示了很多例子,让孩子看看他们这样做会让父母多担心!然后请几个同学模拟表演一下。很多同学表示以后的时候不会再做让父母担心的事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家长们反映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和以前比真的有了明显的变化。
二、次谨信,引导学生诚实守信
《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认为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应放在首位。指出人格之美胜于外在衣服饮食的华丽奢侈,胜于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在人格培养中,要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
王浩是我们班的副班长,吴俊是组长,两位同学的成绩都很不错,但是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总存在着一些缺点或毛病,仗着自己个子大、力气大,经常欺负别的同学。
去年我们班搬到了楼上的教室,一天下课后我发现有好几个孩子的头伸到窗外,我叫孩子们不要往窗外伸,那是非常危险的事。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王浩他们还爬过窗户呢。
我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万一从楼上掉下来,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放学后,我将那几个孩子留下来了解情况。有个孩子低声说是王浩叫他爬的。我说:“你知道爬窗户有多危险吗?”王浩说:“如果不小心从楼上掉下去可能会摔伤。”“严重的话还会有生命危险,你作为班干部怎么能叫同学做这种危险的事情呢?”随即我问他们:《弟子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的句子,让他们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对这句话的缘由不是很清楚,我告诉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自己不希望有这样的危险,那就不可以这样这样要求别人。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希望不好的事情、不好的言语加诸在自己的身上,将心比心,我们就要想到别人的感受,也不应该这样加诸于别人。听了我的话,孩子们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显然知道错了,我还要求身为班干部的王浩保证自己绝对不再做这样的事情。
对这样的孩子的教育,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的引导,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