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对垄断资料
第一章 绪论
【导读】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病的检查和诊治方法与其他临床学科差别很大,眼科学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本章中,明确了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叙述了国内、外眼科学发展的简史,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眼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强调了通科医师了解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对眼科学有一基本的了解。
第一节 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和在医学中的地位
眼科学(ophthalmology)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由于视器的特点及其功能的复杂性,眼病检查和诊治方法与其他临床学科差别很大,眼科学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眼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感觉器官,能够接受外部的光刺激,并将光冲动传送到大脑中枢而引起视觉。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90%是由眼来完成的。人的视觉敏锐程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极大。眼部结构精细,即使轻微损伤,都可能引起结构改变,导致视功能的减退,甚至完全丧失,从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而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视功能。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防治眼病具有重要意义。
眼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视觉器官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器官的病变与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常有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视觉功能的减退或丧失会 影响到全身其他系统的功能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许多的全身疾病在眼部有特殊的表现和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患者丧失视力。由于眼特殊的解剖学特点,在临床上应用检眼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活体眼底的血管,利用荧光素血管造影可以了解眼底血管的微循环状况,有助于一些全身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眼底检查已成为观察和诊断许多全身疾病的有用方法。
眼科学与基础医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基础学科,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影像医学和基因工程学等 所取得的成就有助于阐明一些眼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探索和提高预防、诊治眼病的水平。在眼科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又丰富了这些基础学科的内容。正是由于眼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影响,眼科学中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如眼遗传学、眼免疫学、眼病理学、眼药理学、神经眼科学、眼视光学、眼流行病学和激 光眼科学等,进一步促进了眼科学和其他医学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眼科学发展简史
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了医学,在医学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了眼科学。
我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最早的记录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武丁时代就有包括“疾目”的甲骨文卜辞。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有70多种眼科用药 的记载。隋代的《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多种眼病的病因和病理。唐代出现了第一部眼科专著《龙树眼论》。隋、唐以后,针拨内障的手术屡见于史籍。宋代设立的太医局已将眼科独立。明代的《原机启微》是一部眼病专著。明、清时代的《审视瑶函》、《目经大成》等眼病专著的内容更为丰富。
西方现代眼科学始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在17世纪认识了眼的屈光成像,18世纪有了白内障摘除术。到了19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眼科学才真正脱 离外科而独立。1851年德国的 Helmholtz发明了检眼镜,引起了眼科学划时代的进步。一些眼科学家研究了调节、屈光、色觉和色盲的机制。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眼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诊治眼病的器械和方法相继发明,例如20世纪初发明了眼压计、裂隙灯显微镜,开展了视网膜脱离复位术、角膜移植术等;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0年代开展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和电生理诊断,应用超声波进行眼部活体测量和诊断眼病,应用激光治疗多种眼病,开展了眼显微手术;70年代开展了玻璃体切除术和角膜屈光手术,出现了计算机辅助的自动视野计;90年代已在临床应用图像分析技术、超声活体显微镜、相干光断层成像等,使预防、诊断和治疗眼病的水平提到了新的高度。
现代眼科学是在19世纪从西方传入我国的。我国最早的眼科医师关竹溪任职于广州博济医院。1918年北京协和医学校将眼科与耳鼻喉科分开,并举办眼科讲座培训眼科医师。1924年李清茂教授翻译出版《梅氏眼科学》,开始以中文系统地介绍现代眼科学。在这一时期,我国各地出现了一些以眼科为重点的综合医院或眼科专科医院。其中成立较早的有北京同仁医院。1929年华西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眼耳鼻喉科医院。1937年由一些著名的眼科专家发起成立了中华眼科学会。
现代眼科学在我国真正获得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解放初期,全国的眼科医师仅有百余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政府正确领导和积极支持下,著名 眼科专家毕华德、林文秉、周诚浒、高文翰、陈耀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