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汽集团企业文化(”德”文化)培训课件 一、陕汽集团企业文化现状分析二、陕汽德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三、实现企业文化落地的方法和路径四、二零一一年企业文化重点工作 一、陕汽集团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一)找准企业文化“坐标”,明确八个基本元素 (二)陕汽集团文化现状分析 (1)陕汽集团企业文化分析的依据 (2)识别文化优势 (3)识别文化劣势 (4)识别劣势文化的具体表现 二、陕汽德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一)“十二五”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公司的战略和目标为牵引 (三)再造德文化体系 三、企业文化落地的方法和路径 四 、2011年企业文化重点工作 一、陕汽集团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一)找准企业文化“坐标”,明确八个基本元素 1、企业文化是什么?简单的说,企业文化就是员工的观念、行为、做事的方式和风格,也就是组织、员工的思维和行动。案例:志愿… 2、企业文化有何用?它从根本上决定我们怎么想事、怎么干事,决定了我们能否干成事,能否成功。案例:三种不同文化的结果… 3、陕汽集团的愿景是什么?就是要做百年企业,要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汽车企业集团。它凝聚了我们全体员工共同的想法和愿望,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平台、价值所在、福祉所在,承载着我们陕汽人的美好生活。案例:砌砖… 4、我们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赢,以德取胜。正所谓 “惟赢是执”,德是路径,赢是目的。就是要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景。 5.集团公司目标是什么?目标就是具体的、可量化的、可实现的清晰愿景。 (1)、“十二五”目标:“十二五”末要实现汽车产销60万辆,销售收入1000亿元。要力争提前实现。 (2)、2011年目标:汽车产销23万辆;重卡产销15万辆。案例:当老虎来临时… 6、战略是什么?为什么重要?战略就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指导思想和最佳路径。如果不清楚战略,就不清楚怎么做是正确的,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案例一:袋鼠与笼子…案例二:想过沙漠的骡子和马… 7、陕汽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做什么?培育德文化实质就是要培育氛围,培养正确思维、正确做事、主动做正确的事的习惯,就是要通过制度的完善和强化执行来建立、固化组织和员工自觉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的良好习惯。就是要培育和固化一种坚持。好多事情谋划、决策都很好,就因为执行力不够和缺少坚持做到底的文化支持而半途而废,无法实现我们预期的效果。 8、组织行为、员工行为什么要优化? 从文化根源上,我们与世界优秀公司相比就是差在把正确的事情做到底的坚持上,就是差在执行力上。 德和在市场上的赢要靠我们内部的文化建设去积累去实现。就是要建立起高效、规范、运行流畅的内部运营体系,切实做好服务型制造,实现转型升级,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一切都要从完善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做起,切实提升和强化执行力文化。因此,现阶段的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就是要一方面引导员工按照德文化要求自觉自愿地执行我们的工艺制度、三标体系制度、安全制度等各项制度;一方面要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就是要通过完善制度和不折不扣地对战略、制度的执行,改变我们不好的文化习惯,建立良好的文化习惯。 一、陕汽集团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二)陕汽集团文化现状分析 3、识别陕汽的文化劣势 4、识别文化现状的具体表现 (1)制度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2)制度执行不严格; (3)管理机制、体制运行上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反复出现,如: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职工盗窃问题等反复出现。企业自身免疫和提高的能力不强。缺乏从制度运行上发现问题和完善机制的意识。因而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和消除问题的发生; (4)存在推诿、扯皮现象; (5)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只讲过程,轻视或忽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环节,将“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 (6)谈空话、发表评论多,针对实际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少、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少、求实求真的少; (7)创新意识不强,全员创新氛围还未形成; (8)企业的战略、决策、主要精神向下传递的意识不强。内部信息不对称,基层的干部员工对公司的战略缺乏了解,信息不准确; (9)由于意识、理解、执行不到位,好的一些制度在运行过程当中,达不到希望的运行效果; (10)青工占比高,学习钻研的热情不足,个性特点突出,团队意识薄弱; (11)部分员工的关注点与企业的关注点没有“合焦”,关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