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濮阳市一高 尚庆华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主体) (对象) (性质) 直接现实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 2、特点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三要素、过程、结果客观 有目的、有意识的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不是孤立的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实践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 学习获取 亲身实践 青藏铁路最突出的三大困难是冻土、高原缺氧、环境保护。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冻土工程设计新理念,设想在高原制造大型制氧站,构建全程监控环保模式最终使三大难题得以解决,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保护生态环境积累了宝贵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 认识本身不能回答 B.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 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践,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为什么把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 客观结果 主观认识 实践 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20年的时间,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吃了带鱼。第二天,放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别的东西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一只黄鼠狼至少能吃三四百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通过长期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而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许多益处。 名言评析: 事实胜于雄辩。 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骑驴看账本----走着瞧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真金不怕火炼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庄子》里有个“屠龙术”的故事。说的是有个人,去学习屠龙的本领,把千金的家产都耗费光了。他学了3年技术才得以精通,当他学成归来、在众人面前充分展示了他的技术之后,一个老人站出来问了一句: “可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龙,你的技术再高到哪里去屠龙?”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反作用实践: 正确认识推动实践 错误认识阻碍实践 来源 动力 标准 目的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总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 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D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说明: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4.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主要表达: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 6.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这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