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人研究的成果 1、中国: 杨荫浏:“最初的箜篌是横弹的,所谓‘箜篌瑟’。卧箜篌,公元前111年,中国人民创造。”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郑汝中:“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在南方的楚国流传了。它是由琴瑟类派生而出的乐器”。—— 《敦煌壁画乐器分类考略》; 牛龙菲:认为中国上古之琴与坎侯两者本属同类,即是中国最早之弦乐器装置的乐器。——《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乐器考》; 冯文慈:“箜篌,可能是从南方传入中原”的观点。——《中外音乐交流史》; 2、韩国 玄琴的原型是玄琴本身 --- 代表 :[韩]李惠求 黄俊渊:《高句丽古坟壁画的玄琴》 李晋源:《玄琴和臥箜篌》 黄俊渊:《高句丽古坟壁画的玄琴》 考证: 1)在高句丽古坟壁画(与玄琴有关的8座古坟壁画)的年代; 2)壁画中描写的长方形弦乐器。 8座古坟壁画:安岳3号坟、台城里1号坟、通沟12号坟、长川1号坟、舞踊塚、江西大墓、通沟4号坟、通沟5号坟等。 李晋源:《玄琴和臥箜篌》 他根据《旧唐书》记载的“卧箜篌”,主张高句丽的第二宰相王山岳通过中国七弦琴基础上制造的玄琴是有柱的7弦乐器。 考察: 从卧箜篌到玄琴的乐器改良方式: 第一、用手弹乐器或用古代琵琶的拨类似的道具改为竹子做的棒(《乐学轨范》叫“匙”)类似的道具; 第二、横弹的乐器改为与身体比较近,而且乐器竖向方的方式; 第三、六根弦数缩到四根弦; 第四、柱的数增加到10个以上。 改革的玄琴,从韩国传到日本以后称为“箜篌”,同时百济乐中也使用了它; 日本法隆寺透彤的弦乐器和《体源抄》(15-16世纪)的弦乐器:玄琴。 二、中国文献史料 1、《世本?作篇》(战国时期):箜篌,空国侯所造。箜篌,师延所作,靡靡之音也。出于濮上,取空国之侯名也。 2、[后汉]刘熙(160-?)《释名?释乐器》 空后,此师延所做,靡靡之乐也。后出于桑间濮上之地,盖空国之侯所存也。师涓为晋平公鼓焉,郑卫分其地而有之,遂号郑卫之音,谓之淫乐也。 3、《风俗通》 谨按《汉书》:“孝武皇帝赛南越,寿饲太一后土,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或说:空侯取空中。琴瑟皆空,何独坎侯耶?斯论是也。诗云:坎坎鼓我。是其文也。 《史记》 其年,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尚有鼓舞之乐,今郊祠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祀天地皆有乐,而神可得而礼。”或曰:“泰帝使素女○索隐亦谓太昊也。□正义泰帝谓太昊伏羲氏。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集解徐广曰:“瑟也。”及箜篌瑟◇集 《通典》 箜篌,旧制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 问题 1)王山岳; 2)王山岳在中国七弦琴的基础上对乐器的法制进行改革; 王山岳在中国七弦琴的基础上对乐器的法制进行改革。 《三国史记》“第二相王山岳存其本样,颇改易其法制而造之。”: 王山岳没改良七弦琴的共鸣箱,只改革了法制; 改革法制:是七弦琴的乐器上面贴柱或改弦数,并且在演奏技法中使用“匙”等。 保留了中国七弦琴的共鸣箱 变化: 1) 柱的有无;琴(无)、玄琴(16) 2) 弦数;琴(7)、玄琴(6) 3) 乐器的大小; 4) 演奏法:手指(琴);琴拨(玄琴)。 卧箜篌和玄琴名称 箜篌(卧箜篌): 中国: 《风俗通》·《释名》(东汉 )、《世本》(战国 ) 日本:《体源抄》(16世纪) 玄琴: 韩国:《三国史记》(1145) 四、中韩考古学史料中的“玄琴” 中国东北、西北地区古坟壁画中的长方形弦乐器 1、台城里1号坟(4世纪末)的弦乐器 2、安岳3号坟(357)乐舞图的长方形弦乐器 模写图 - 不明确是否有柱。 蔡秉端:《发掘报告书》——玄琴; 李惠求:玄琴。 黄俊渊:好像不是玄琴,很可能是琴或筝。 王山岳和《三国史记》记载的内容:高句丽早期形成的安岳3号坟的弦乐器不可解释为琴或玄琴。 对这四座古坟壁画所描绘的乐器比较: 共同点 安岳3号坟乐舞图与中国的棒台子1号墓的乐队、魏晋7号墓的合奏图及丁家甲假舞壁画的乐队很相似—— 乐器:长方形弦乐器、阮咸琵琶、长笛等3种。 5、长川1号坟( 5世纪 )的奏乐图 三个仙人:腰鼓、五弦琵琶、长方形弦乐器。 模写图:不能确定长方形弦乐器上面是否有柱。 根据实际壁画中柱的有无才可以判断是卧箜篌还是筝。 下面一组:演出中的场面,上面一组:演出下场或上场的场面。 上面一组,由跳舞、演奏者、搬运乐器的下人等三人构成,下人提着的弦乐器有五个轸而确定为是五弦的弦乐器。 上面有柱,而解释为一种卧箜篌或按照王山岳是5世纪的第二相可以解释为玄琴。 7、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