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味宁夏
摄影/徐立刚 陈 峰 李 靖 王 鹏
被移民文化改变的餐桌
宁夏是典型的移民地区,移民文化自然也丰富了这里的饮食文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支宁人”,如同千万条小溪汇聚在宁夏,为这块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大量移民的涌入也悄然改变着宁夏人的饮食习惯。
那时,宁夏本地少有人吃鱼,所以银川不难见到鱼满湖泊池塘的情景,令人瞠目的是,往田里灌水,竟能灌出七八斤大的鱼来。直到一批来自上海、浙江的支边青年的到来,宁夏人不吃鱼的习惯才得以改变,最终接受了黄河之水的馈赠――鱼。
当然,鱼只是外来饮食文化改变宁夏人饮食结构的一个缩影。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物流的通畅,越来越多的菜系进入这里,搅动着宁夏人的味觉,继而悄悄地改变着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东西南北中,“混血”的宁夏饮食
宁夏人的主食少不了面。早晨一碗清汤牛肉面,中午一盘分量实在味道畅快的刀削面或炒糊饽,晚上可以是小揪面或羊肉臊子面。说起面不能不说宁夏的羊肉臊子面。好臊子面的特色是“面好、汤香”,正宗宁夏羊肉臊子面要“捞时举其臂而不能终其端,盘于碗而无断”。
因工作原因无数次往返北京银川的林经理,只要一来银川,每次下飞机必先吃上一大碗羊肉臊子面。林先生走南闯北,尝过各地特色美食,但在面食上,他坚持认为宁夏的面最好吃。
被食客不断叫好的宁夏面食,在中国饮食界却略显寂寞,也许是与全国知名面食多有交叉的缘故,比如臊子面,这一面种并不是宁夏原创,只是来到这里有了另一种搭配方式,自然知名度是难以高于陕西岐山的臊子面。
的确,长期以来,为配合不同地方人的口味,在宁夏,来自各地的烹调手艺只要一与当地的食材相遇,便立即变化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奇妙效果。比如,一个手抓羊肉,内蒙古、新疆各有吃法,到了宁夏,作料既有蒜汁,也有孜然椒盐,便演变出了宁夏的吃法。还有,在兰州的牛肉拉面放入豆腐、蒜苗,羊肉泡馍的饼是条状,凉皮是把汉中的米皮改成更筋道的面皮,臊子面里则独一味地放些豌豆,山西的刀削面则加入了茄子、豆角等时令蔬菜。
不断地调整食材,造就了宁夏饮食的“混血”特征,也充分满足了不同食客的各式口味。
酸甜苦辣咸,多元的宁夏味觉
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对于“味”的感知,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感觉到“味”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
“甜”,原本是宁夏人不熟悉的味道。20世纪50年代随着大量山西、河南、上海、浙江、甘肃、陕西移民进入,宁夏的大街小巷开始弥漫一股甜滋滋的味道。那时在银川的新华街、柳树巷、解放街、羊肉街口沿街可见卖汤圆、老酒、糖糕、羊盘肠(一种涂抹了红糖的炸糕)、糖发糕的,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糖轱辘”(一种表面沾满白糖的糯米条)。
在味觉上,辣是宁夏人最偏爱的一种味道。南方人吃辣为了驱湿,北方人食辣则更多为了御寒。不像湖南人那般喜欢猛烈的辣,性格相对恬淡的宁夏人更喜欢后味绵长的微辣,他们不是很注重辣子与舌尖碰撞出的强烈刺激感,却更钟情于能闻到的悠长辣香。小杨从小在宁夏长大,目前在烟台经营一家清真面馆,宁夏的油炸辣子是面馆的招牌调料。在小杨的味觉记忆里,宁夏的辣椒才是最香的。辣椒几乎伴随着每个土生土长的宁夏人的成长,儿时的一碗辣椒拌面,中学时带到学校的馒头夹辣椒,大学时带到外地的一罐油炸辣椒,可以说,对辣椒的喜爱已经渗入宁夏人的骨髓。
至于“酸”味,宁夏人更是须臾不离。从小面馆饭桌上的一壶必不可少的醋到市民餐桌上的西红柿,都印证着宁夏人对酸的依赖。但这种依赖的分寸又是恰到好处的――不似山西人对醋令人咋舌的喜好,也不似华北地区对酸的毫不在意。吃面要调醋,吃羊肉泡馍要调醋,吃手抓羊肉要蘸醋,吃麻辣烫还是要调醋……大的宴席上,主宾落座时会发现,每人面前悄然摆着一支“枸杞醋”――饭前可开胃,酒后可醒酒。没了酸味,宁夏人的舌尖总会觉得缺点儿啥。
这种来自东西南北中,源于酸甜苦辣咸的舌尖上的混合味觉,使宁夏人的餐桌千变万化,在宁夏人的厨房里,杂味是最佳的存在方式,并不是像川、湘、闽人那样让其中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力求一种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这,正是生活在宁夏的人们所独有的口福吧。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运动的描述(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VIP
- 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铜合金熔炼-熔炼设备与操作.pptx VIP
- 2-4动态平衡与极值(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三升四暑假作业每日一练(共40天).docx VIP
-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_246:2008.pdf VIP
- 【27页PPT】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数据中台数据安全架构设计方案.pptx VIP
- 青少年礼仪礼节.ppt VIP
-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