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安市方言本字考
摘 要:广安方言作为西南官话的一个次方言,有着其独特的语言文字特色,本文选取了九个在广安方言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词汇,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通过古籍文献进行印证,探求语源,从而认识广安方言中某些词语与字形的联系,确定本字。
关键词:广安方言;本字;音义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一、zú[tsu313]:
鼻腔不通:我的鼻子~倒~倒起的,啥子气气都闻不到。
“《广韵》:,侧六切。塞也。《玉篇?土部》:,塞也。”明李宝《蜀语》:“蜀语:鼻塞曰。音祝。《蜀方言》卷上:鼻塞曰。《长沙方言续考》五十《》:曹君孟其云:音祝,《广韵》一屋云:塞也。今长沙呼吸不同曰鼻子。”《蜀方言疏证补》:“‘仅指患感冒时鼻腔不同,不涉及声音是否清畅。”
可见,广安方言里表示鼻腔不通的zú是有历史依据的,它的本字就是。只是,在广安方言里,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鼻子不通都叫,而不仅指患感冒引起的鼻子不通。如:这两天鼻子过敏了,得难受。
二、piǎo[piau42]
烧、燎:莫来灶边边耍,看等哈把衣服~到起。
《说文?火部》:“,火飞也。”清段玉裁注:“玄应引《三仓》云:‘,迸火也。’”此指迸飞的火焰。《龙龛手鉴?火部》:“,火星飞也。”“《尸子?贵言》:‘火始起,易息也。’晋左思《吴都赋》:‘钲鼓迭山,火烈林。’汉张衡《思玄赋》:‘扬芒而绛天兮,水泫?而涌涛。’《新唐书?高丽传》‘士纵火焚西南,延城中。’谓大火延烧至城中。”在广安方言中,迸飞的火焰把某某东西烧着了叫,多为无意之举,若是专门用火烧某物,则谓之“烧”。如:昨天晚上停电,结果做作业的时候,头发不小心遭蜡烛~到了。另外,广安人在家禽宰杀去毛后,有用火燎去其难以清除的细毛的习惯,这种行为亦称之为“”。
三、cáo[tsau313]
1、人因久不吃油荤而引起胃里难受的感觉:两三个月没有沾点油水了,一家人都痨肠刮肚的,~得很。
“《字汇补?疒部》:,从陶切,音曹。《博雅》:病也。”“《蜀方言》卷上:‘?疾者腹常如饥曰。’原注:‘,病也。音曹。’”此或指饥饿病,与今广安方言义不符。《蜀方言疏证补》:“蜀人谓饥饿感为‘’”,此义与广安方言的意义接近,但广安方言的‘’仅指久不吃油荤而引起胃里难受的感觉,可谓只限于对油荤的饥饿感。
2、指桃李之类的东西吃多了之后,胃里产生的不舒服的感觉或胃病发作,胃里冒酸水引起的不适感。亦作“嘈”,同音借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西游记词典》谓‘嘈人’为‘令人反胃,冒酸水’。”《大词典》:“‘嘈’谓‘指胃部难受,不舒服’”,此二义在广安方言里都说得通。如:李子好吃是好吃,就是吃多了人。这里的“”就是指胃部难受,不舒服;又如:回回胃病发了都得很。这里的“”就指的是反胃,冒酸水引起的不适感。
四、yàn[i?n323]
轻轻地撒(粉状或颗粒状的东西):花生地头~点灰,花生长得好些。
“《蜀语》:‘散物曰?○?音艳。’清李宝《蜀语校注》按:‘散物’即‘撒物’,义为‘散布’、‘散落’。如?点花椒面;?点白糖。今蜀人口语中仍常用。”“《蜀方言》卷下:‘散物曰?。’原注:‘《广韵》:?,音艳,舒也。或作。’《〈蜀方言〉疏证补》:‘舒’有伸展、发散之义,故‘?’亦发散义也。蜀方言中,用‘?’表示‘散物’,其物多为粉末状的东西。”
《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引“《集韵?艳韵》以赡切:,以手撒物。”,并认为在四川方言中表示“轻轻地撒(粉状或颗粒状的东西)”的yàn,应该是“”,认为“‘?’本无撒义,此当为记音。”
笔者赞同《四川方言词语考释》的观点,认为广安方言里表示“轻轻地撒(粉状或颗粒状的东西)”的yàn应为“”,因为,无论是《蜀语》、《蜀语校注》,还是《蜀方言》或《〈蜀方言〉疏证补》都是凭自己的理解来判定《广韵》中“?,音艳,舒也”这句话的意思,相比而言,《集韵》中明确说明“以赡切:,以手撒物。”更具有说服力。
五、?miē[mie545];miě[mie42]
掰开,分开(对象一般是较软的东西):把面包~点给弟弟吃嘛。
“《广韵?入?薛》:‘?,手拔也,亡列切。’《蜀语》:‘手裂物曰?○?音灭。’”清李宝《蜀语较注》按:“‘手拔’自有‘裂’义。”“清堂训方《里语征实》卷上:‘两手裂物曰?。’”今广安方言亦然,如谓“把柚子?开。”
要注意的是,广安方言里动词“?”的宾语一定是材质很软的东西,如果宾语是质的较硬的东西,即使同样施行的是掰开、分开的动作,广安方言一般会用别的动词如“扳”,如:哥哥帮我把这两块磁铁扳开嘛。
六、?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华为IPD流程管理体系L1-L5最佳实践及落地实施.pptx VIP
- 铁路内燃机车司机高级技师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6届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pptx VIP
- 最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课件.pptx VIP
- 2025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动词过去式不规则变化.doc VIP
-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知识竞赛.docx VIP
- 2024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