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预防和应急方法.pptx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和应急方法1.自然灾害简介2.自然灾害特点3.自然灾害种类4.各类灾害预防及逃生方法自然灾害简介“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自然灾害特点一 是灾害分布点多面广, 局部地区受灾严重二 是南方春汛夏汛明显, 北方洪涝异常偏重三 是台风频繁密集登陆, 影响范围跨度较大四 是风雹灾害局地较重, 干旱灾情明显偏轻五 是西部地震频繁发生, 低温雪灾连袭北方六 是贫困地区灾频灾重, 灾贫叠加效应显著自然灾害种类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2、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3、雪害:暴风雪、积雪4、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5、高温: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6、地震: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地面破坏7、水灾:江河决堤、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8、雷电:人员伤亡、火灾、建筑受损、干扰无线电通讯水灾灾害预防及逃生方法水灾泛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而一般所指的水灾,以洪涝灾害为主。至今世界上水灾仍是一种影响最大自然灾害。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涝”,指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地面积水成灾。水灾防范暴雨若持续不停,就应该提前做好防洪准备;要树立生存观念,坚持就一定能够获救;原地不动等待水退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洪水来临时,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1、危房里及危房周围;2、危墙及高墙旁;3、洪水淹没的下水道;4、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窖井;5、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6、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高温灾害预防措施 高温灾害主要是气温太高而引起人员、动植物不能适应的现象。 高温标准: 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心理,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高温中暑预防措施1、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平躺休息。2、用冷毛巾敷头部,并擦身降温。3、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清醒者可服用人丹、绿豆汤等。4、对昏迷者可用手指掐人中穴、关穴及合谷穴等,同时立即送医院救治高温防御措施1、尽量不要在烈日下活动。户外活动安排在早、晚为宜。2、外出活动时,尽量戴上帽子,穿浅色衣服,并且身边应备有饮用水和防暑药品。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活动,到阴凉处休息。3、不宜在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增加午睡。4、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5、要留神蚊、虫咬伤,避免器械碰割伤及开水、滚油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剧而造成的感染。6、不吃苍蝇叮过的食品,少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雷电灾害预防措施 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称为雷暴。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某些物体就造成雷击。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安培,温度可达摄氏两万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雷电灾害预防措施 (1)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不完全统计估算我国每年因雷击伤亡3000人以上;(2)由于防雷设施不完善,雷击建筑物、军事设施、油库等恶性事故频繁发生;(3)雷击是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地区的森林火灾有30-70%是雷击造成的,雷击还同时破坏森林生态平衡;(4)雷击事故一直是电力供应部门最重要的灾祸之一,供电线路和设备都是雷电的袭击对象;(5)随着通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雷击破坏计算机网络和通讯设施成为一种新的、快速增长的、破坏严重的灾害,尤其对邮电、电信、金融、宣传、广播、电视、教育和其他信息传播行业危害性更大;(6)雷电还威胁着航天、航空、火箭发射等事业。雷电还威胁着航天、航空、火箭发射等事业。雷电灾害预防措施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 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