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 积极投身社会 第1站 了解社会 ↖ ↙ ↘ ↗ ↖ ↖ ↖ ↗ ↖ ↙ ↗ 思考:这个关系网说明了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之网上的一个纽结。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 知识点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之网上的一个纽结。 (2)、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3)、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1.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和社会相关? 2.举例说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什么样的联系? 3.如果离开了社会,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之网的一个纽结。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就是由我们这样许多个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知识点2:社会关系网: 衣 食 住 行 (1)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社会中生存,离开了社会,任何人都无法独立存在,更谈不上发展。 (2)他人的存在成为我们存在的前提,离开社会,人一天也无法生存。 知识点3: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每个人在追求自身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实验结果 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 孤儿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想一想,为什么这两个小女孩的行为如此不同常人? “狼孩”后话…… 狼 (生物人) 人 (社会人) 社会化 6岁的拴拴家住清涧县玉家河乡王家河村。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年迈的奶奶上山干活时,怕孩子乱爬乱跑出事,只得把他用绳子拴在树上与羊为伴,而这一拴就是6年。 没人教他说话,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语言交流环境,因此到6岁了还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就连“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语也只会用“咩、咩”的羊叫声来表达,被人们称作“羊孩”。 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 (社会化) 知识点4:社会化的含 义: 社会化的含 义: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融入社会和服务、奉献社会的过程。 知识点5:社会化的意义 (1)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2)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3)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成熟起来。 (4)只有通过社会化,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 我们在社会中的成长,就是我们逐渐社会化的过程 个人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研究水稻的高产,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在成就和荣誉面前,他从不满足,永不止步。2001年2月,他荣获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而稻米目前是世界大约30亿人的主要食物。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称袁隆平为“世界水稻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专家之一”,“在世界上率先培育成功并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水稻生产革命,使水稻产量在一个世纪中增加了2倍。杂交水稻这一育种途径由此从亚洲、非洲到美洲广泛传播,养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 情景二: 周克华,男,公安部A级通缉犯,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