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烃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rex法工艺特点 吸附塔24床层、立式、床层互通。 采用一个特殊“旋转阀”,靠“旋转阀”的转动实现模拟移动吸附-解吸操作。 用数字控制器和PLC控制。 对原料要求不高,非芳烃允许达20%,并要求加入微量水。 吸附剂吸附容量及选择性好,和Aromax法比较,同样对二甲苯产量时,装置规模小。 目前最大的V号旋转阀单系列可生产对二甲苯45万吨/年。 Eluxyl法工艺特点 吸附塔24床层,立式、床层互通。 采用144个阀门和微机控制,操作简单维修容易。 采用拉曼光谱快速测量塔中各剖面物流浓度与微机控制相连。 内构件简单不需反洗。 吸附剂吸附容量及选择性已作改进,与UOP吸附剂水平相当。目前最大的单系列生产对二甲苯65万吨/年。 这三种选择性吸附方法原理上大同小异,其区别在于选择了不同的吸附剂和解吸剂,采用了不同的机械设备和控制手段来完成模拟移动床的吸附-脱附过程。 从上表的比较可以看出UOP的Parex和Axens的Eluxyl比日本东丽的Aromax技术更先进,而UOP的Parex和Axens的Eluxyl的技术水平基本相当。考虑UOP的专利技术应用时间长,业绩多,工程经验丰富,故本报价暂按采用UOP的专利技术考虑。 我国PX芳烃装置建设概况 目前,我国引进的芳烃联合装置共13套。其中: 辽阳石化分公司化工一厂和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炼化部分别采用ARCO结晶分离和日本东丽的AROMAX技术,已经停产。 吉林石油化学工业公司的一套芳烃联合装置生产邻二甲苯,没有分离对二甲苯的设备。 其余生产对二甲苯的11套装置中10套采用的是UOP吸附分离技术,1套(镇海)采用的是IFP吸附分离技术。 吸附分离部分工艺流程图(一) 吸附分离部分工艺流程图(二) 吸附分离部分工艺流程图(三) 溶剂抽提蒸馏法 较常见的溶剂抽提蒸馏法有两种:KRUPP WUDE公司60年代中叶开发的MORPHYLANE法和UOP开发的环丁砜抽提蒸馏工艺(ED)。这两种工艺相似,主要是溶剂不同。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也开发了自己的抽提蒸馏工艺(EDA),以环丁砜加助溶剂作为混合溶剂。 该工艺用于单苯抽提装置优势明显,而对于苯、甲苯抽提装置,与液-液抽提相比,能耗基本相当,但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投资低。 抽提蒸馏部分工艺流程图(一) 抽提蒸馏部分工艺流程图(二) 二甲苯分馏装置 分离出混合二甲苯、C9芳烃及部分C10芳烃的装置。当有生产邻二甲苯方案时,是把混合二甲苯、邻二甲苯和C9芳烃及部分C10芳烃分离的装置。二甲苯塔采用加压操作方案,目的是回收二甲苯塔顶的冷凝热量,用于联合装置内抽余液塔、抽出液塔、脱C7塔重沸器的加热热源。 二甲苯分馏部分工艺流程图 歧化及烷基转移工艺技术 甲苯和C9及部分C10芳烃在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选择转化成苯和二甲苯。主要有临氢和非临氢两大系列转化技术。 Xylene-Plus 技术:ARCO公司60年代开发出Xylene-Plus技术,IFP为专利商。此过程为非临氢,移动床反应,非贵金属催化剂,催化剂易结焦,故需连续再生。辽化一期芳烃联合装置就采用这项技术。但因操作费用较高、催化剂性能不好、转化率低、选择性较差,目前已停产。 Tatoray技术:于1969年工业化,采用绝热固定床反应器,丝光沸石催化剂,临氢操作,反应原料为甲苯和C9芳烃。该工艺工业化后催化剂不断更新换代,反应空速由最初T-81的0.5h-1到后来的1.7h-1;转化率由原来的35.5%到后来的47%;操作周期由最初的3个月延长到36个月。该工艺具有反应器结构简单、反应流程简单、转化率高、选择性高等特点,而且该工艺不仅可以处理甲苯,还可以充分利用C9芳烃,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PX的要求,因此在与其它工艺的竞争中,Tatoray工艺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甲苯选择性歧化: MSTDP于1988年实现工业化,其工艺流程与MTDP相似,该工艺主要是部分堵塞沸石的孔道,提高分子尺寸较大的MX、OX的扩散阻力,而分子尺寸较小的PX则能自由通行,使反应产物二甲苯中的PX的含量超过热力学平衡组成,高达82% ~ 90%。由于PX的选择性高,使二甲苯异构化的操作负荷大大减少,PX的分离操作费用可以减少40~50%。 MTPX的催化剂不用预结焦处理,而是用硅改性处理,从而省去了开工前的预结焦过程,并且反应产物二甲苯中PX的含量可高达90%,MTPX的反应温度比MSTDP低35~50℃,操作费用比MSTDP低10~15%。 本工艺的主要缺点是只能用甲苯而不能用C9A作原料,不能作到最大限度的增产对二甲苯。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