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落 花 樊 燕 天终于晴了,烈日把稀烂的泥巴晒得涩涩的,踩上去有些硌脚,持续了两个多月的雨水总算告了一个段落。 这雨下得太过份了,自八月中旬以来,天空就像月娃娃似的,什么时候想哭,什么时候想笑,完全和你没商量。 盼了两个多月,涝了两个多月,把木衣村人的心都煎熬得木了,不再盼了,却出了太阳。 木衣村被雨水浇透了,到处泪汪汪的,木衣村人的心也被雨水淋透了,潮湿得开始霉变。而在这时出了太阳,就算连续十天的烈日,也晒不干木衣村人心里的那汪泪水。 就是啊,哪见过这样的天,硬是叫人死呢。这会儿猫哭耗子似的出了太阳,哄不了三岁小孩,何况是在雨水里浸泡了两个多月的木衣村人。 这全是气话。 天总算是晴了。木衣村的人抬起头看看天空,骂道:这天还真的晴了。庄稼都涝死球了,没被涝死的,也快发霉要不成了。 木衣村的人虽嘴上这么说,但心里是喜滋滋的。不管怎样,天总算是晴了。 木衣村的村民小组长刘义一觉醒来,就看见了窗外的太阳。他躺在被窝里,盘算着要组织村里的人挨家挨户地去收割早已熟透了的谷子。雨下得太久了,那些浸透着水份熟透了的谷粒,只要轻轻一碰,籽粒就会落得满地都是。 虽说包产到户快三十年了,收栽种都是各家管各家的。可眼下不能各管各的了,那些被雨水浸透了的谷粒经不起再折腾了。 木衣村虽然住着几十户人家,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几年前,进城打工的狂潮把村子里有劳力的青年男女卷进城里去了,只留下些老人、孩子和极少的妇女。农民进城打工,干的是苦力活,是赚不了大钱的。要想靠出门打工奔小康,猴年马月也实现不了他们的梦想。现在农民,都想着到外面是出去淘金,不想在自家田里劳神。而自家田里的庄稼,在收种两季,还得从别的地方高价请工来收种。这种严重缺乏劳动力的农村现状,给刘义他们这些村干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村子里的水利建设,坡改梯工程以及道路修建等利民的工程,没有劳动力是无法完成的。村民们都不想承头去做,特别是那些出门在外打工的,总觉得撂点钱给村干部,他想咋整就咋整,村里的水利建设呀道路铺垫什么的都和自己没关系。 刘义真想好好地睡一觉,自雨季以来,他心里像着了火似的。就算每天都阴雨绵绵,他心中的那团火还是烧得他寝食难安。人虽躺在床上,窗外的雨声却如敲鼓一样敲在他的心上,他就无法睡个安稳觉。 刘义听见老婆在叮叮当当地做着饭,便问:天晴得稳吗? 老婆在外屋应道:晴着呢。 持续了快两个月的雨,把这个原本属于收获的季节推向了深渊。 才进入十月,风便凉得让人打颤。连绵不断的雨把衰败的残秋过早地推到了木衣村人的面前。一阵秋风一阵雨,落叶在雨中寂寥地飘落,最后跌入泥水里,让人的眼睛看不清是泥水的混浊还是落叶的枯黄。刘义拿了个尿素口袋做的雨衣披在身上,泥一脚水一脚地朝稻田走去。 这本是一个动人的季节,黄灿灿的稻谷在阳光的映衬下,像在田里铺了一地的黄金,打谷机有节奏地运转发出的声音,像一首韵律十足的丰收交响曲。秋天让色彩斑斓的田野,展示出这个季节特有的风韵。 而这美好的一切,却让这场难缠的雨给淹没了。 木衣村到处都水,四处弥漫着潮湿的霉点,浸泡在雨水里的谷物和田园里的瓜果散发出腐烂的味道。木衣村从老人到小孩,每个人的表情都像浸湿了水的木板,纹路清淅却阴冷。 木衣村太需要阳光了。要是没有太阳,刮阵风也行,让风把潮味和霉味刮开些,可千万别再下雨了。木衣村人的每个细胞都有了霉味,连头发都快要拧得出水来了。 出太阳那天,刘义站在阳光中,看着近百亩的稻田里色泽晦暗的谷穗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木衣村的人,算是可以逃过这场灾难了。 天果真晴了。 太阳把笼罩在木衣村的霉味晒干了,收回的谷子虽然没有像金子那样黄灿灿的,总算还有些收成。熟透了的玉米架在房梁上,堆在院子里,到处都是秋后收获的果实,让人看着就打心眼地欢喜。瓜果田园,也是该收的收,该种的种。长久的雨水虽然对庄稼的收成有了一些损失,也延缓了小春的种植节令,但比起颗粒无收,算是幸运的了。 不管怎么样,一切总算是过去了。这对木衣村的人来说,总算是熬得云开见日出。 进入十一月后,太阳一天比一天还高,木衣村的人们把家里那些浸透着水份散发着霉味的被子衣物拿到烈日下烤晒,各式各样的布片随风舞动着,在阳光中夺目耀眼,像在村子里挂满了彩旗,整个村子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雨过天晴的企盼和灾后收获的喜悦,笼罩着木衣村。 然而,这种喜悦的气氛在木衣村村民的心里持续了两个月之后,另一种胜似洪涝的担忧又弥漫在木衣村的上空挥之不去。 说的也是,像木衣村这种靠自然条件生存的农村,如果发生了干旱和洪涝,就等于是掐住了村民们的咽喉。雨下得久了,木衣村像个哭丧的小媳妇,眼泪汪汪的,天干得久了,木衣村的人又连饮水都成问题。这两种极端的天灾人祸,在木衣村生活着的祖祖辈辈,又不是没有经历过。 刘义打小就常常听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