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北师大版知识精讲.docVIP

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北师大版知识精讲.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北师大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与朱元思书》《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g 鸢飞yuān 戾天lì 横柯kē 偃yǎn 葳蕤wēi ruí 罥juàn 鬼魅mèi 悬宕dàng 悚sǒng 倏然shū 俯瞰kàn 逊色xùn 掬jū 恣纵zì 2. 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3. 词语 湍:急流的水,如:急湍。 轩:高。如:轩然大波。 邈:远。如:邈远。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看,暗中察看。如:窥视。 独绝:独一无二。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毫无阻碍。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寒树:阴森森的树。 直指:笔直的向上。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因简就陋: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 空泛:内容空洞浮泛,不着边际。 修岩:高岩。 迟速:快慢。迟,缓慢。速,快,迅速。 葳蕤:茂盛的样子。 勃郁:旺盛,浓郁。 奄忽:急速的样子。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 暝色:暮色。 倏然:忽然,疾速。 鬼魅:鬼怪。 4. 古汉语常识 (1)词类活用 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往远处。如:互相轩邈。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马。如:猛浪若奔。 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如:任意东西。 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如:望峰息心。 (2)一词多义 绝:①形容词,绝妙。如:天下独绝;②动词,断、停。如:猿则百叫无绝。 百:①数词,数目,十的十倍。如:一百许里。②数词,极言其多。如:猿则百叫无绝。 (3)古今异义 穷(古义:穷尽。如:蝉则千转不穷。今义:贫穷,与“富”相对) 许(古义:附在整数词后,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5. 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出身贫寒,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他的诗清新自然,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他的文章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深受当时行家的称赞,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等十余种。很多读者知道余光中这个名字,便是因为那首著名的《乡愁》,因此很多时候余光中被称作“乡愁诗人”。其实,余光中除了创作《乡愁》之外,其他主题的创作也相当可观,而且半个世纪以来,他始终是“左手为诗,右手为文”,堪称才情丰富与思考深邃并具之人。 (二)阅读能力目标 1. 学习作者以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体现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写法。 2. 领会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三)写作能力目标 理解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即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四)思想教育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三. 教师建议 《与朱元思书》 (一)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所写出的光和色的特点,说明此句是近景还是远景。 色彩特点浅淡纯净,淡蓝的远山才能与蓝天共色。光的特点明净,如此方可极目远眺。 详见练习二第1小题。 (二)最后四句中哪些句子更有力地表现了林木的遮天蔽日? 有时见日。在昼犹昏。详见练习二第3小题。 (三)找出文中既写出了景物特点,又表现出作者主观感觉,甚至想象、幻觉的词句,举例加以说明。 “负势竞上”等等。如此句,全因夹岸山势过于险峻逼近,争高直指蓝天才带来这样的想象、幻觉;山不会“负”“竞”,然正如此,更形象逼真地表现了山势的特点。详见练习二第4小题,“词句品味·积累”。 (四)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具体参见词句品味·积累及说明,练习三。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一)文章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还有哪些具体的观点? 最主要的观点即总观点:游记应该富有感性。具体观点还有:1. 调动多种感官;2. 写动态的景,写景的上策是叙事,写得有动感;3. 写感性的效果,以间接描写衬托感性;4. 丰富、宽广、精细、绚丽的色彩感;5. 奇笔妙句、写出特点的白描,使叙事的感性更鲜明。详见练习一。 (二)文章最为鲜明的写作特色是什么?举例说明。 最为鲜明的就是细读分析,用感性材料来阐发理性道理,形象易懂,令人信服。此外,从一个论点自如地引出另一个新论点的随笔写法,也是其突出的特点。详见练习二。 (三)文章的表达还有何特色?举例品评。 分析、评点用语精辟,多有奇笔妙句。详见练习二和词句品味·积累说明。 四. 课文讲解 《与朱元思书》 (一)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