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徽派建筑符号马头墙之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徽派建筑符号马头墙之美   摘 要: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百年的风雨飘摇,它依旧保留着一如往昔的风采。本文从功能、形式以及寓意等角度出发对它的美进行了剖析,阐释出其长盛不衰的内在因素,以希冀对徽派建筑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徽派建筑”,“马头墙”,“美”   Abstract:The Horsehead wal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izhou architecture,after hundreds of years of precarious,it still retains the elegance as ever.It proce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form,and symbolizes beauty analysis,explain its enduring internal factors,in order to hope that the benefit of Huizhou architecture.   Key words: Huizhou architecture,Wharf wall,Beautiful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一.引言   徽派建筑,指传统的徽派古建筑以及现代仿古的徽派建筑,它是中国古建筑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古徽州一带①,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②。古有“青砖小瓦马头墙,灌木回廊绣阁藏。梦里水乡芳绿野,玉谪伯虎慰苏杭”③之语,便旨在宣扬徽派建筑的别具匠心与巧夺天工。徽派建筑初具规模约始于明清时代,由于徽州商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徽商的积极推动,徽州大地上的各种建筑无论是书院、宗祠、牌坊,抑或是住宅、庭院等都在风格上逐渐找到了新的统一,形成了“徽派建筑独有的聚合性和团结性”④。这些建筑生动、别致,熠熠生辉。粉墙、青瓦、马头墙以及层楼叠院、楼台亭榭等元素交相呼应,各尽所能,为人们描绘着一副美不胜收的写意风景画,而这些元素中却以马头墙是最为诗意与灵动的。   二.马头墙之美   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风火墙或防火墙,它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因形状近似马头,故而得名。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一个符号与象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也可以说是徽派建筑的灵魂所在,因此是十分值得我们去深究一番的。   马头墙   2.1.马头墙的功能美   马头墙的普及有赖于明弘治年间徽州知府何歆在民间的大力推广,这种建筑样式被建造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防火,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出于政府治安的需求。因古徽州平地少而山地多,地势起伏较大,民居可用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当地的民居建筑多呈集中化的建造趋势,密度较大。加之最初的徽派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虽然可以使承重与围护构件各司其职,优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但其在防火功能上的先天不足却常常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隐患,于是,马头墙便应运而生,它有效地遏制了火灾的进一步蔓延,并因此还得了“风火墙”的别称。且随着人们对它的逐步了解,马头墙的规模已逐渐由最初的“一伍一墙”⑤变为家家户户必建的建筑样式了。   除此之外,马头墙还有分割住宅空间的作用,它将居室与居室相对分开,保证了相邻居户各自的私密空间。且马头墙多体积高大、遮盖面广、立面陡峭,对于排泄雨水,吸热采光,冬日御寒,假日降暑,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2.2.马头墙的形式美   马头墙的轮廓呈阶梯形状,脊檐长短因房屋进深而异,其构造随屋面坡度上下起伏,错落有致。在江南民居中一叠式、两叠式、三叠式和四叠式较为常见,更大的民居马头墙甚至可以达到五叠,俗称“五岳朝天”。马头墙的座头也十分活泼有趣,从种类上来分,大致有“坐吻式”、“鹊尾式”和“印斗式”等几种造型。坐吻式以窑烧“螭吻”构件置于座头之上,因而得名。坐吻式马头墙规模较大,工艺精细,层次纷杂,多用于祠堂、寺庙等官方或公共建筑之上;鹊尾式马头墙则是以人工雕凿的形似喜鹊尾巴的砖作为座头,这种马头墙与坐吻式相比规模较小,构造也相对简略,但简约的式样中却也透出素雅、简洁之美,在明代至清中叶期间,鹊尾式马头墙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官方建筑、园林建筑以及王孙贵族家的屋顶之上;印斗式马头墙以砖窑中烧制有“?”字纹形似方斗之砖为座头,又因在印斗托的设计上有所差异而有“坐斗式”和“挑斗式”两种类型。印斗式马头墙与鹊尾式规模相差无几,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更为不拘小节,它的工艺要求不高,“垛头正面、垛板均采用做假砖式或以绘画来代替砖雕部分”⑥,这样做不仅节约成本,又省去了纷杂的人力,在古徽州的私家园林与民居的屋顶上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印斗式的马头墙的。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