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这样培养龙凤胎儿女(独家报道)? (2013-03-27 22:30:15)转载▼标签:?/?c=blogq=%D7%AA%D4%D8by=tag \t _blank转载分类:?/s/articlelist_2938402350_11_1.html \t _blank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原文地址:/s/blog_6700ce9f0102e5ib.html \o 我这样培养龙凤胎儿女(独家报道) \t _blank我这样培养龙凤胎儿女(独家报道)作者:/u/1728106143 \o 李有亮 \t _blank李有亮一个上清华,一个进北大;身体健康,心情开朗我这样培养龙凤胎儿女(独家报道) 朱兆立和她的一对儿女。(摄于2012年) 她是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她是优秀的军嫂、女儿、儿媳,曾被评为“中国首届百名优秀母亲”,其家庭也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她是一对龙凤胎的母亲,儿女双双考入中国最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她更是一位办事质朴泼辣、声音听起来清脆甜美、眉眼之间总带着笑意的普通中年女性。 虽然在一个大院里工作,但之前从未接触过朱兆立,约她见面的时间正值北京最美丽的秋天午后,她看完采访提纲,笑了笑说:“没想到孩子的成长培养真是个系统工程,包含那么多事,那么多环节。”朱兆立对《生命时报》记者说,其实培养孩子的过程,她并没有做过多的计划,如同人生,只要把握好几点,处理好孩子成长中关键的时间段,他们便能顺其自然地成长。 “当孩子第一任老师” 朱兆立今年52岁,是一名有着30多年工作经历的普通干部。她的丈夫是现役军人,由于工作需要,会经常不在家,朱兆立就承担起照顾家庭、教导子女、孝敬父母这些生活中的要事琐事。朱兆立的家庭气氛非常融洽,特别是当他们的一对龙凤胎儿女宫恩莹和宫恩浩,在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中渐渐成长,并双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朱兆立就常被周围的人拉着,让她讲讲是怎么培养出这么优秀儿女的。“好的父母就是一所优秀的学校。”朱兆立常这样说,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父母本身开始做起。 生命时报:孩子们是从小就表现出学习的天赋,还是您后天注重培养的? 朱兆立: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开始了。在两三岁时,我就经常在睡前给他们讲故事,尽量挑一些蕴含道理、通俗易懂的,在他们上幼儿园小班时,就能经常冒出一两句让老师、邻居惊讶的词语和人名。两个孩子都特别喜欢提问,我经常和他们一起去书店,不论遇到什么问题,还是难懂的字词,也都是让他们自己从书中、字典中找答案,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件有趣的事。孩子都会对知识产生天然的兴趣,此时如果引导得好,就能让孩子继续钻研、热爱学习,所以我认为后天的培养比较重要。 生命时报:您觉得同时教育两个孩子有何利弊?您对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建议? 朱兆立:两个孩子不管是在抚养或教育方面都需要家长花费更多的心思,而且不同性别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也会有略微的区别。有两个孩子的好处就是他们从小就有了竞争意识,同时也有了努力的习惯。孩子间的竞争是良性的,会看到彼此间的不足,也会携手并进,这比起一般的独生子女家庭算是一个优势。但同时,两个孩子也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喜好,培养他们各自的特性。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我有两点建议: 1.别以孩子为中心。大多数家长,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先吃、先得都成为理所当然。 2.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留有余地,他们也有自尊心的。 生命时报:许多孩子小时候的爱好最终都没有坚持下去,您怎样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喜欢某种爱好? 朱兆立:随着孩子们长大,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天赋渐渐显现出来。从4岁开始,我就开始培养他们学习钢琴、舞蹈、摄影、绘画等技能,带着他们去上各种“班”。儿子在校外学了计算机编程,连续五次获得全国计算机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女儿在银帆艺术团学习舞蹈,曾经上过春晚,还受邀出国演出,并在舞蹈大赛中取得过好成绩。 爱好有的是孩子真正的喜爱,有的却是家长喜好,我们对待孩子的爱好是尽量给他们一个能接触的机会,最后是否继续学习和练习,由他们决定。一定不要盲从,不是为了以后考级考学培养兴趣,而是为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习惯的养成影响一生 习惯,伴随人的一生,甚至潜移默化地决定着每个人的命运。朱兆立觉得对孩子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千万不能在他们小的时候以“还小,不懂事”为借口,疏忽对孩子的教育。朱兆立给儿女制订的计划几乎从他们出生时就开始执行了,在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她更有着玩与学相结合的独家秘笈。 生命时报:您对孩子习惯的培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朱兆立:我们为孩子制订了一个生活作息表。每天在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运动等,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规律,就能为以后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在孩子自身能力的培养上,我坚持“凡是孩子能够做的事要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