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宣讲演示第五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词学理论 * * 查资料的时候,我看到这样两句话,第一句是《人间词话》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崇高;第二句是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重大。两句话足可见其地位和影响。我觉得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本书是个成功的 纠结体。首先在形式上,它沿袭了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但是在思想和方法上,又体现了很多西方美学、文学乃至哲学理论的影子。 成功就成功在,他把中国传统的学术观念和西方新传入的理论方法融合得非常自然,很和谐。作为最早以西人哲学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学的作品之一,《人间词话》警句迭出,多发前人所未发。明明诗词受韵律限制,中国文学又一向强调格律齐严、辞藻雅正,王国维偏偏尊境界而贬工巧,重审美而轻形式,扬北宋而抑南宋,正是作者对于诗词传统的一种反动。这其中体现出的独特的审美价值、深邃的人生哲理,颇能引人思考,使人常读常新。 说了这么一长段,我猜在座的各位心里是这样想的。 好吧,那咱们来往下说。我尽量轻松一点。 囫囵吞读人间词 分享人:李炜萦(师范四班) 《人间词话》读书心得分享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词话印象   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境界 执着追求 平台站高 了解事物概貌 第二境界 坚定不移 勤奋刻苦 无悔付出 第三境界 专注投入 反复追索 融会贯通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王国维其人 赵元任 梁启超 王国维 吴宓 陈寅恪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人间词话》其书   《人间词话》,作于1908~1910年。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人间词话》是中国现代较早尝试将西方文学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相融合的理论著作。 形式 传统的词话形式 传统的概念 传统的术语 传统的思维逻辑 思想 融入了 西方美学理论 西方文学理论 西方哲学理论 崇高地位 重大反响 继往开来 影响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观念梳理 一、忧生忧世的人生观 二、兼融中西的学术文化观 三、审美超功利的文艺观 四、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词学理论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文学者,游戏之事业也。”  “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 羔雁之具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2、“造境”与“写境” 3、“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4、“内美”与“修能”、“能入”与“能出”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

文档评论(0)

3wioonra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