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学案 考题分析(二) 一、实验题部分 1.测电阻的实验 2008年海南卷第13题、山东卷第23题以及2007年山东卷第23题均考查了测电阻,涉及测电阻的实验在高考实验题中考查的最多.因此一定要熟练掌握选择电学器材的方法,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和限流式接法等. (1)关于电表的选择 ①选择电表的思路:由电源电动势(或待测电阻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再由电路的最大电流确定电流表. ②选择电表的原则:一是通过电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二是为了减少电表读数的偶然误差,要保证测量时电流表、电压表都能够大角度偏转.两个电表之间以及电表与电源之间的配置要合理. (2)确定电流表内、外接的方法 测大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测小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可简记为“大内小外”. 具体可采用:①比值判断法:比较RV/Rx与Rx/RA的大小,前者大于后者采用外接;②临界值判断法:比较Rx与 的大小,前者大于后者采用内接. (3)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的情况 ①待测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②要求电表能从零开始读数. ③要求电表能有比较大的测量范围. (4)学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①当图象是直线时,要让尽量多的点在直线上,舍去明显不合理的点,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对称地分布在直线的两旁. ②要注意利用图象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 ③图象法的优点:一是能很好地减少偶然误差;二是用图象表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具有简明、直观、便于比较的特点.特别对探索物理规律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如果科学实验的规律还没有被完全掌握或者是还没有完全找到明确的函数关系式时,用作出的图线来表示实验结果,能形象直观地显示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三是利用实验中的有限组数据作出图线后,可以从中得到无法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还可以求出相关的其他物理量,并可结合图线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5)利用串联分压原理或并联分流原理测电阻.电学实验的另一个重点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对纸带的处理 (1)涉及处理纸带的实验对比 匀速时的速度 W=mv22/2- mv12/2 探究动能定理 瞬时速度和下落的高度 mgh=mv22/2 -mv12/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加速度 F=ma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v,xm-xn =(m-n)aT2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利用纸带测量的物理量 原理公式 实验名称 (2)通过纸带求加速度a的方法 ①逐差法:由相邻(或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x=x2-x1=x3-x2=x4-x3=…=aT2,因此x4-x1=x4-x3+x3-x2+x2-x1=3aT2,故可导出xm-xn=(m-n)aT2,m、n均取正整数.因此a1=(x4-x1)/3T2,a2=(x5-x2)/3T2,a3=(x6-x3)/3T3,故a=(a1+a2+a3)/3=(x4+x5+x6-x1-x2- x3)/9T2 由Δx=aT2,xm-xn=(m-n)aT2,还可推出xm-xn=(m-n)Δx. ②两段法.若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共有偶数段,则 可分成时间相等的两大段,例如:将相邻相等时间内 的位移x1、x2、x3、x4、x5、x6分成两大段(x4+x5+x6) 和(x1+x2+x3),则每大段对应的时间为3T,由 Δx=aT2得:(x4+x5+x6)-(x1+x2+x3)=a(3T)2, 故a=(x4+x5+x6-x1-x2-x3)/9T2;若相邻相等时间内的 位移共有奇数段,则舍去最后一段或第一段后,再 按“两段法”求.显然该法与逐差法得到的结果相同, 但比逐差法要简单得多. 实验题练习 1.(2009·镇江模拟)(1)如图1所示,螺旋测微 器的读数为 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 图1 0.900 33.10 2.(2009·南通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2甲所示的实 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图2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 误或不当:① ;② .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 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 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 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 vE=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 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 的关系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案 Model Seven Unit Two Fit for Life Language Points 教案.doc
- 摩擦力(基础).doc
- 数学1.2.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 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2).ppt
- 数列复习1.ppt
- 数列(连堂).ppt
- 数学理:邯郸市201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 .doc
- 数学:2.3.2《期望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3).ppt
- 数学:1.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2).ppt
- 我的课件++生命起源1.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23《化学简答题技能特训》.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14《中国近代史时空整合》.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28《模拟训练》.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2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23《现代中外科技文化》.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29《组合型、程度型及逆向型选择题》.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22《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30《概念型、因果型、比较型、评价型选择题》.ppt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学案5《古代史时空整合》.ppt
最近下载
- 巨人 通力电梯NOVA GKE调试说明书故障代码GPN15 GVN15_GKE - 51668093D01-2022.pdf VIP
- 吕梁学院《高等数学下》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A卷).docx VIP
- 抖音超火看表情符号猜成语PPT.pptx VIP
- 德龙ICK6000冰淇淋机说明书.pdf
- 昂科威S用户手册.doc VIP
- DB45T12302015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pdf VIP
- 难点详解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项训练试题(解析卷).docx VIP
- 难点详解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项训练练习题.docx VIP
- 铁路连续梁桥线形监控量测系统使用培训.pdf
- 麻醉危机管理情境模拟教学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