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数据图表处理能力的考查,主要考查运用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五“数据处理能力”改为“数据图表处理能力”,增加了“图表”两字,其余能力均不变. 2 、高考试题归类 在考查中涉及频率分布直方图(山东、宁夏海南、湖北等)、分层抽样(天津、辽宁、湖南)、正态分布(安徽)、方差(江苏)、茎叶图(福建)等内容相当广泛。 其中广东卷(空气质量指数API)、安徽卷(甲型H1N1流感)、四川卷(旅游消费卷)、陕西卷(消费投诉)等都选择了富有时代性的实际背景设计问题,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则是永久的主题。 3、 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新欲望和热情的驱动下,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解答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能够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局限,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涵性、批判性、灵活性和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4.2 归纳多题一解,培养收敛思维能力 在概率统计中遇到的是从生产,生活到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内的各种问题,这就决定了问题的多样化、复杂化。抓住了有代表的典型问题,多题一解,在解题时要善于根据条件和要求,寻求思路,找到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 * 概率统计教学中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培养 台州市新河中学 钟振华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数学创造性思维不仅存在于创造活动中,也存在于学习活动中,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中,常常会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设计、新的方法。因此,从造就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出发,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个目标实际上比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更为重要。 1、《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及变化 2 、高考试题归类 3、 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4、概率统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的途径 1、《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及变化 在“考试目标与要求”中指出,高考数学“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原则和“以能力立意”为命题指导思想 .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认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图表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应用意识的考查,主要采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 对创新意识的考查,主要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 .1 2009年高考试题归类 2.2 近5年浙江卷归类 近五年浙江卷概率统计部分的高考题涉及内容相当全面: 涉及分布列和期望(05理、08理、09理)、求概率(05文、06、07文、08文、09文)、涉及反求球的个数(06、08文)、频率(05文)、涉及正态分布(07理)、方差(07理)、涉及抽样(07文)、直方图(09文)。 主要有以下特征: 新颖性、灵活性、联想性、综合性 发散思维是由某一条件或事实出发,从尽可能多的方面考虑,使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或一个方面,从而获得多种解释或多种结果。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由于这种思维是朝着各个不同方向进行的,思路开阔易于探索到新结论,提出新的方法和思想。 4、概率统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4.1 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概率统计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发掘新奇思路、新解,进行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思维从单一性向多维性发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多向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案例1 (2007年福建文科) 甲、乙两名跳高运动员一次试跳2米高度成功的概率分别是0.7,0.6,且每次试跳成功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求 , (Ⅱ)甲、乙两人在第一次试跳中至少有一 人成功的概率; 方法一:根据概率加法定理得: P(C)=P(A+B)=P(A)+P(B)- P(AB) =0.7+0.6-0.7*0.6=0.88 解析: 设A={甲在第一次试跳中成功},B={乙在第 一次试跳中成功},C={甲、乙两人在第一次 试跳中至少有一人成功} 则P(A)=0.7,P(B)=0.6, C=A+B, 通过多种方法解题,使学生克服孤立思考的习惯,同时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朝着各个方向发散开去,达到思维的流畅性、广阔性。 方法三:根据两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鹤壁市2009-2010学年上八年级数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卷人教版.doc
- 河南省鹤壁市2009-2010学年上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卷人教版.doc
- 河南省鹤壁市2009-201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卷人教版.doc
- 河南省鹤壁市2009-2010学年八年级英语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卷人教版.doc
- 河南省鹤壁市2009-201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卷人教版.doc
- 河南省鹤壁市2009-201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卷人教版.doc
- 河南省鹿邑09-10学年高二物理教材全册测试(新人教选修3-3)人教版.doc
- 河南省鹤壁市2009—201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人教版.doc
- 河南省鹤壁市2009-201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卷人教新课标.doc
- 河南郑州2010高三数学第二次质量预测答案(文)人教版.doc
- 浙江省2010年高三政治文综高考《考试说明》部分变动情况浙教版.doc
- 浙江省2010年温州一模高三化学分析会之(化学反应原理)课件.ppt
- 浙江省2010年高三政治高考政治考纲解读课件新人教版.ppt
- 浙江省2010年高三物理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教案.doc
- 浙江省2010年高三语文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教案.doc
- 浙江省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文综政治).doc
- 浙江省上虞市东关中学九年级历史总复 习(十)华东师大版.doc
- 浙江省上虞市东关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新人教版.ppt
- 浙江省东阳市2010届高三是我二模复习检测出生 新人教版.doc
- 浙江省2010年温州一模高三化学分析会之(化学二轮复习探索)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