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第3课 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1.原始资料
?
古蜀文化区的地域与年代
?
巴蜀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是战国秦汉时才形成的。《史记·苏秦传》说秦“西有汉中,南有巴蜀。”《李斯传》载谏逐客书曰:“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在殷周之际,则只称蜀。《后汉书·光武帝纪》注:“蜀有巴郡,故总言之(巴蜀)”,就保留了古老的地域概念。殷墟卜辞与周原卜辞均有蜀无巴,故可遥称为古蜀文明。其地域范围我们曾加论证:“殷墟卜辞中的蜀的中心地区在成都平原,蜀文化圈的范围大体上和后来《汉书·地理志》所载与巴蜀同俗的地域相当。它在江汉地区与南传的二里头文化(夏文化)相遇,在陕南与商文化相遇,在渭滨与周文化相遇。”关于殷墟卜辞中蜀的地理位置,目前还有不同意见,但多数学者仍主张在“陕南或四川境内”。笔者亦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变。古蜀文化圈的内涵是所谓的“早期蜀文化”,以资与东周的“巴蜀文化”相衔接和区别。
?
这个文化圈的范围为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所证实。具有三星堆──十二桥蜀文化性质的遗存在成都平原有密集的分布;含有蜀文化因素的遗址在雅安沙溪、汉源麻家山、阆中坪上,忠县中坝以及江汉平原西部均有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含有蜀文化因素的多寡,和该遗存与成都平原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呈现出蜀文化向外传播的波圈现象。可见,三星堆、十二桥确是古蜀文化区的中心遗址。
?
关于古蜀文明的年代,我们曾就中心遗址的出土物结合地层叠压关系,分期如下:
遗址名称 新石器晚期文化 古蜀文明 著录 夏商间 殷商 商末周初 西周 春秋 广汉三星堆 一期 二期 三期 四期 √ √ 《考古学报》1987.2 三星堆祭祀坑(一、二号) ? ? √ ? ? ? 《文物》1987.10;1989.5 成都十二桥 ? 早期 中期 晚期 √ √ 《文物》1987.12 新都水观音 ? ? 早期墓 遗址 晚期墓 ? 《考古》1959.8 成都羊子山土台 ? ? ? √ ? ? 《考古学报》1957.4 成都指挥街 ? ? ? ? 早期 晚期 《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1987年 此表下接战国时期的“巴蜀文化”,此处从略。其年代推断为近年来碳十四测定所证实。三星堆遗址第一期的年代在距今4 740±115到4 075±100年之间;第二、三期的年代距今约3 935±240到3 165±285年之间;第四期的年代距今2 875±70年。十二桥遗址早期年代距今约3 680±80年。总之,相当于中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时期。
?
过去,学者们囿于识见往往不相信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所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侄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现在有了地下证据,以“两重证据法”可证常璩并非凿空之说,是实在的历史投影。
?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相当于中原夏商周时期,在东亚“两河流域”──长江黄河之间的沃野上,长江上游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华阳之地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孕育出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中心,那就是三星堆文化(包括十二桥类型)或称为夏商周时代古蜀文明。称它为文明中心,因为它是这一大片广袤的西南土地上,众多具备建立国家条件的青铜文化(包括巴文化)中的佼佼者,影响着附近许多发展水平不齐的文化综合体,以古蜀文明为中心形成一个文化区。我们借用司马迁叙述西南夷的体例,称为:“华阳之地君长以百数,蜀最大,此处有城邑、青铜业、礼仪中心、艺术和文字符号。”
?
──李绍明林向赵殿增主编《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第1—3页。
?
蜀族的来源与族属
?
关于蜀国统治者蜀王及蜀国主体民族蜀族的来源,史籍未曾言明,而在仅有的史籍中亦将史实与神话杂糅,难成信史。如《蜀王本纪》言:“蜀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曰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而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时蜀民稀少,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拨开神话的外衣,这段记载实反映出蜀族初期的迁徙历史。至于杜宇以前的三王是否具有传承关系则尚不可知。
?
关于蜀族的族属,史籍中曾有源于黄帝的说法。《世本》云:“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无姓。相承云,黄帝后。”又如《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除此,《史记·三代世表·正义》引《谱记》亦有相同的记载。《华阳国志·蜀志》更有明确的说明:“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子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这里皆说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4.2《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历史:4.3《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历史:4.2《圣雄甘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ppt
- 高中历史:4.3《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历史:4.3《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ppt
- 高中历史:4.4《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历史:4.4《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历史:411《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相关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4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相关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5.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历史:5.3《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
- 高中历史:5.16《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5.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历史:5.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历史:5.15《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5.16《大众传媒的变迁》江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5.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ppt
- 高中历史:5.4《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人民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6.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江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6.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