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施工图课件(2011最新版).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电气设计说明 一、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三类建筑。建筑主体五层,建筑物高度为23.5m,面积为4100.0m2。 二、设计依据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5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6内部各专业互提的资料。 三、设计内容 1电力配电系统; 2照明系统; 3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 4电视、电话及网络系统。 四、供电导线的选择及敷设 自变电所引入的电源线采自YJV22—1kV电力电缆-0.8m埋地引入,供电电压为220V/380V,电缆在进户处穿焊接钢管保护,并伸出散水坡100mm。 未标注处插座分支线路均采用BV—3×2.5mm2 PC20导线。 未标注处照明分支线路均采用BV—2.5mm2导线。 2根穿PC16,3根穿PC20,4~6根穿PC25。 五、设备选择及安装方式 1各层配电箱,除一层配电间明装外,其他均为暗装;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5m。 2照明开关、插座均为暗设,除注明者外,均为250V,10A,插座均为底边距地0.3m,开关底边距地1.3m,距门框0.2m。 3出口标志灯在门上方安装时,底边距门框0.2m;若门上无法安装时,在门旁墙上安装,顶距吊顶50mm; 六、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 1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三类,建筑的防雷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接。 2接闪器:采用在女儿墙上安装的避雷带(¢10圆钢)作为接闪器,并形成不大于24×16的避雷网,并与引下线牢固相连。 避雷带支架做法:在女儿墙上预埋25×4镀锌扁钢作为支架,外露长度为0.1m,支架间距1.0m,转弯处0.5m。 3引下线:利用混凝土柱内两根不小于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引下线位置详见防雷平面图。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与室外接地线焊接。 4接地极:接地装置利用地基梁的钢筋,要求所有地基梁的两根主筋均应与引下线焊接。 5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上0.5m处设测试卡子,防雷接地与其他电气接地采用统一接地装置,其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施工完成后实测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时,增加人工接地极。 6所有露出屋面的金属管道及金属构件均应与屋面避雷带可靠连接。所有防雷接地装置中的金属件均应镀锌。 7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接,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制成。 七、弱电系统及线路敷设 电视系统:电视信号线埋地引入,在一层设前端放大器,通过各层分支箱将信号输送至各电视终端。 电话系统:电话电缆埋地引入,在每层设电话分线箱。 网络系统:多模光纤从室外埋地引入,在一层设网络配线架。 八、其他 1施工做法参见《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及现行有关国标执行。 2未尽事宜由现场配合解决,电气专业应与土建密切配合,预埋管线、预留孔洞、箱体留洞以建施为准。 3电气装置施工、安装及验收按GB 50303—200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其干线系统图如图16-6所示。 2系统材料表(表16-4) 3配电系统图(见图16-7、图16-8和图16-9) 4照明平面图(以一层为例) (1) 一层照明平面图(图16-10) (2) 一层干线及插座平面图(图16-11) 5防雷接地平面图 (1) 屋顶防雷平面图(图16-12) (2) 基础接地平面图(图16-13) 图16-6 干线系统图 Back 图16-7 AL配电柜系统图 Back 图16-8 AM2(AM3、AM4)箱系统图 Back 图16-9 AM5箱系统图 Back Back Back Back §3.3 低压系统接地形式 在GB50054-95新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已不再使用接零、接地、零线等名称,而改用ICE标准代号。 根据电气工作接地和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保护接地的方式不同,ICE将系统接地分为TN,TT,IT三种形式, 这些文字符号的意思是: 第一个字母说明电源对大地的关系: T——一点与大地直接连接: I——与大地隔离或一点经阻抗与大地连接: 第二个字母说明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对大地的关系: T——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地: N——外露导电部分与电源的中性点连接而接地。 在TN系统中按中性线(N)线和保护接地线(PE线)的分开或合并又分为三种形式: TN-C系统——在全系统中N线和PE线是合为一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