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 宽箱梁 转体桥 施工控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线 宽箱梁 转体桥 施工控制1 工程概况 项目统计见表1.1,具体见各桥介绍。 表1.1 项目概况统计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桥型及主要特点 备注 1武汉市姑嫂树路跨铁路转体桥 连续梁,跨径布置70+116+70m,梁宽32m,平面线形位于R=1600的圆曲线上 目前国内最重的高空转体桥 2武汉市梅家山跨铁路转体桥 连续梁,跨径布置50+85+50m,梁宽变宽26~35m,平面线形位于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 目前国内最宽的转体梁桥 3武汉市长丰大道工程跨铁路转体桥 连续刚构桥,跨径布置55+90+90+55m,梁宽32m,平面线形位于R=600m的圆曲线上 目前国内最高的转体梁桥 (1)武汉市姑嫂树路跨铁路转体桥 转体桥采用70+116+70m=256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体系,平面线形位于R=1600和R=2000的圆曲线上;主墩为“M”形实心墩,墩身最高为12m;箱梁采用斜腹板单箱五室,梁高3.0~7.0m,箱梁顶宽32m,设双向1.5%横坡(部分段变高),箱梁底宽19.548~22.308m。转体最大吨位17000t,最大角度106°。桥型布置图如1.1所示: 图1.1主桥布置图(单位:cm) (2)武汉市梅家山跨铁路转体桥 转体桥采用50+85+50m=185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体系,平面线形位于R=600和R=400m的圆曲线之间的缓和曲线上;主墩为实心墩,墩身最高为11m;箱梁采用斜腹板单箱四室,梁高2.5~5.0m,箱梁顶宽26~35m,设双向1.5%横坡(部分段变高),箱梁底宽16.65~25.65mm。转体最大吨位10000t,最大角度70°。桥型布置图如1.2所示: 图1.2桥型布置图(单位:m) (3)武汉市长丰大道工程跨铁路转体桥 转体桥上部采用一联55+90+90+55m=290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平面线形位于曲线上,曲线半径R=600m;主墩为双壁实心墩,墩身最高为24m;箱梁横截面为斜腹板单箱五室,梁高2.5~5.5m,箱梁顶宽32m,设双向1.5%横坡,箱梁底宽20.656~22.724m。转体最大吨位14500t,最大角度106°。桥型布置图如1.3所示: 图1.3桥型布置图(单位:m) 2 施工监控工作目标 通过施工现场的结构测试、跟踪计算分析及成桥状态预测得出合理的反馈控制措施,为施工过程提供决策技术依据,从而正确指导施工,确保施工成桥状态线形、内力与设计目标值相符。具体包括: 1)变形控制 通过对桥梁实施线形控制,使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位置(平面位置、立面位置)与预期状态之间的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保证桥梁顺利合龙、成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2)应力控制 通过对结构主要截面的应力监控,实时了解结构的实际应力状态,使之在允许范围之内变化,避免发生工程施工事故。 3)稳定控制 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关系到桥梁结构的安全。通过稳定分析计算(稳定安全系数),并结合结构应力、变形的监测数据综合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结构的稳定性。 4)安全控制 通过桥梁施工全过程监控,掌握桥梁施工过程中自重、施工以及由于安装误差和其它不定因素产生的结构内力,得出成桥状态的实际受力状态,评定结构的受力安全性。 5)数据控制 通过桥梁施工全过程监控,为优化桥梁的施工工序提供可靠的数据。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以及本标段施工设计图的规定,本标段施工监控控制精度和调控原则见表2.1和2.2。 表2.1 施工监控控制误差范围(转体部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轴线偏位(mm) 10 2 跨中梁顶面高程(mm) ±20 3 同一横断面两侧或相邻上部构件高差(mm) 10 表2.2 施工监控控制误差范围(悬臂浇筑部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轴线偏位(mm) L≤100m 10 L>100m L/10000 2 顶面高程(mm) L≤100m ±20 L>100m ±L/5000 相邻节段高差 10 3 断面尺寸(mm) 高度 +5,-10 顶宽 ±30 底宽 ±20 顶板腹板厚 +10,0 4 合龙后同跨对称点高程差(mm) L≤100m 20 L>100m L/5000 5 平整度(mm) 8 6 横坡(%) ±0.15 7 立模标高允许误差(mm) ±5 8 合龙段两侧梁段容许高差(mm) ±20或±30 3 施工各阶段受力状态分析 桥梁各施工阶段受力状态分析是施工控制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这是整个施工控制工作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工作必须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施工状态,使理论分析和实际施工状态间的误差减少到最小,这是保证采用施工控制法实现控制目标的关键。 3.1 受力状态分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