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质量标准化
—轴瓦检修关键工艺
1、轴瓦的检查: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对所检修的轴瓦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是否存在气孔、裂纹等缺陷,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2 检查轴瓦尺寸是否正确,轴瓦乌金是否脱胎或局部脱落(可浸煤油实验、超声波探伤等方法)。 3 乌金面上轴颈磨擦痕迹所占的位置是否正确,该处的刮研刀花是否被磨亮有无划伤,损坏和磨蚀 4 垫铁承力面或球面上有无磨损和磨蚀,垫铁螺钉是否松动以及垫铁是否完好 5 检查轴承各部份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如轴瓦处有磨得发亮,变硬,要进行修刮,以免损伤轴 6 检查轴颈有无损伤,并用金相砂纸打磨轴颈。
2、更换轴瓦所进行的检查: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新的轴瓦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是否存在气孔、裂纹等缺陷,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2 检查轴瓦尺寸是否正确,轴瓦乌金是否脱胎或局部脱落(可浸煤油实验、超声波探伤等方法)。 3 对新轴瓦进行初步修刮,使轴与轴瓦之间出现部分间隙,但一般不超过正常间隙的2/3。
3、下轴瓦的初步修刮: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对新轴瓦进行初步修刮,使轴与轴瓦之间出现部分间隙,但一般不超过正常间隙的2/3。 2 把轴承放入轴承箱体内,检查轴瓦下部是否有间隙,如存在应通过修刮或调整轴承箱体托架进行消除。 3 涂上红丹粉进行研磨,保证轴承与轴承箱体的中心一致
4、下轴瓦的精刮: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初步刮研后的轴瓦,可进行精确刮研。 2 在轴瓦上涂抹红丹粉后,放入轴承箱体内,盘动转子,翻出轴瓦刮研。 3 轴瓦接触面直至达到沿下瓦全长接触在75%以上。 4 轴瓦下部与轴的接触角为60o轴瓦和轴颈的接触角的大小,取决于轴瓦长度L与轴颈D 的比值,即长颈比。当L/D≤1.5时,接触角为90°;当L/D 1.5时,接触角可小些;当L/D≥2时,接触角为60°。 5 接触面上每平方厘米不少于3块接触点。 6 轴瓦与轴两侧的间隙用塞尺测量,插入深度为轴颈的1/4。
5、上轴瓦的研刮: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将上瓦放入轴承箱体内研刮,将轴瓦与轴两侧间隙修刮到标准。 2 在水平结合面处开油沟,大小要合适(根据轴瓦的大小和规定)。 3 在轴瓦两端开出0.03mm的斜坡,使润滑油顺利的流出。
乌金磨擦痕迹所占位置是否正确
打磨轴颈,检查有无损伤
检查轴瓦是否存在脱胎、气孔等缺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