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论修身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与其思想和主张。
2、理解孔子语录的内容。明白修身的要点。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孔子和《论语》简介
(一)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
孔子是我国最早开办私学的教育家,生于春秋末年公元前551年,距今有2558年。他的先祖是殷商的王室成员。后来殷商灭亡,受封到宋国,成了诸侯。到孔子曾祖时因宋国内部动乱,迁到鲁国,从此失去了贵族身份。
孔子生在鲁国的陬邑,就是现在的曲阜。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做管仓库和管放牧的小吏;30岁时开始收徒办学;51岁时曾在鲁国做官,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但因为与当权者的思想和利益不合,很快就被罢官。以后他周游各诸侯国,到过卫、曹、宋、陈、蔡等国,一边办学,一边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的主张,但都没有得到采用。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教育,后人根据他的言语编辑成书《论语》
(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孔丘言行为主的儒家学说经典。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孔子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传说写下来。(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论语,论,条理,伦理。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全书共20篇,每篇包括若干章,总计512章,每篇的篇名是后人用那一篇的第一章第一句,开头两个字或三个字所起的。(“子曰”二字因为经常用在开头,所以除外)
(三)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1、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2、《论语》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连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为之详作“集注”,影响深远,《论语》历史性地提升到“大经”的地位。
3、元明清三代,“四书”完全取代了“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论语》也成了士子必学之书。
4、《论语》在古代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今天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要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了解儒家思想,《论语》也是必读书。
5、其实已经默默影响着我们。随着人生经历的不同对此体会不同,是一部可以相伴终身给予人生警示和滋养的书。“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程子
二、孔子语录赏析
(一)有关增进学问的语录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注】
子,先秦时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这里指孔子。《论语》各则均如此。
罔,蒙蔽,欺骗;
则,那么;
殆,指危险(疑惑)。
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读解】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 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中心】学习知识与思考辨析相结合。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道和不知道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注】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
女,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智慧。
诲是说教育、教诲。
【解】
这则语录讲的是孔子教育大家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当然也是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孔子认为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谦虚诚恳老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最高的智慧。不懂的事,不要硬充自己懂,那是愚蠢。做主管的人要注意,历史上伟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