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习杨善洲精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善洲精神的时代意义 摘要:学习杨善洲精神伟大的时代意义,发扬为民服务的精神。杨善洲的事迹之所以感人,在于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始终提倡并为时代所急需的三种精神。要通过这三种精神的学习,切实防止和克服当前少数干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 关键词:时代精神 服务人民 意义重大 ? ?? 一、?学习杨善洲精神 1、要学习杨善洲“自讨苦吃”,防止贪图享乐。“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杨善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退休不休息,筚路蓝缕、开荒造林,为当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并带来经济收益。相比之下,有些干部即使对自己份内的事情都拈轻怕重,更遑论“自讨苦吃”了。在杨善洲面前,他们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的那点苦是不是真苦,有没有推脱逃避的理由 ? ?? ?2、要学习杨善洲心系民生,防止脱离群众。面对群众的困难,他从心底愧疚,作出真诚的检讨;面对群众病痛,他感同身受,自掏腰包帮助救治。他是“泥腿子干部”出身,亲自帮群众钉马掌,教群众打石头,带群众插秧苗,这些无声的行为胜过有声的语言,将他和群众紧紧连在一起。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干部都能像杨善洲一样在情感上认同群众,在行为上亲近群众,我们就毫无脱离群众之虞了。 ? ?? ?3、要学习杨善洲廉洁自律,防止以权谋私。群众最厌恶的是以权谋私、“走后门”,最欢迎的是廉洁奉公、“走正门”。杨善洲为群众的“正门”总是敞开的,但为自己、为亲朋的“后门”关得紧紧的。他绝不因私事私情而动用权力,甚至该享受的不享受,和家人长期过着吃包谷饭、住破房子的苦日子。一个地委书记尚能如此,一些官不大、私心大的干部应该深深地脸红、彻底地汗颜。 杨善洲在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山中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植树造林7万多亩,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改善了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并修桥补路架电线,用实际行动升华了生命的意义,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伟大人格。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自从生下来的那天开始,我们就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在这个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里,如何使用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杨善洲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他有限的生命了,最大限度地拓展了生命的宽度,不为名,不为利,用一生实践“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坚定诺言。 二、学习杨善洲精神意义重大 一个闪光的名字在云岭、在神州传扬,他就是杨善洲。他是我们身边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领导干部的典范,是离退休干部的榜样,也是践行延安精神的楷模。从上世纪走过来的在云南工作的干部,不少人认识杨善洲同志,赞扬他的人品和事迹。体会到学习杨善洲同志意义重大,重在结合,重在实践。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脱离群众的结果,就有亡党亡国危险。唐《贞观政要·论政体》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共亡党十年祭》揭示,苏联共产党之所以失去政权,致使苏联亡国而分崩离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失去民心,失去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对此,中央一再告诫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而杨善洲同志就是爱民、利民、为民、植根于人民沃土的典范,是清正廉洁的典范。按照当时政策,地师级干部,家在农村的母亲、爱人和不满16岁的儿女可以“农转非”,杨善洲同志一直没有办。他不是不关心家人,而是寄大爱于人民。在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学习会上,大家感慨良多,说善洲同志一心装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他带领干部徒步下乡考察,走到哪里就搭个帐篷住下,从不扰民,还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把自己的工资拿给群众买种子、购化肥,不计其数。考察回来,他就主持地委常委会研究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的方案。他的总结发言,从不让秘书写稿,抓住要领,朴素无华,解决问题。他牢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领导岗位上,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一辈子都把精力放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杨善洲同志没有架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从不把自己当成“官”。他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平易近人。杨善洲同志很少呆在机关,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戴一顶草帽、穿一双草鞋,保山有5个县、99个乡,每个乡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他多次说过:“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都要为群众着想”、“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不高高在上瞎指挥,群众才会服你。”这些朴实的语言闪耀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火花。善洲同志退休后的第三天(1988年3月8日),就到大亮山种树去了。他从各方面调集了15个人,雇上18匹马,驮着被褥、锅碗瓢

文档评论(0)

wGuPFKYiR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