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L eukemia, CML) 获得性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特征 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疾病早期多为20×109/L多不超过50×109/L,晚期可高达100×109/L,伴粒细胞的不成熟性,脾大。 病程经过慢性期(chronic phase, CP)、加速期(accelerated phase, AP)、最终急性变期(blastic phase,BP或 blast crisis, BC)。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 偶然检查发现 一般症状 缺乏特异性 脾脏肿大,CML最常见的体征 加速期或急变期的表现,不明原因的低热、乏力、纳差、盗汗和消瘦加重。淋巴结加速肿大,胸骨压痛明显,贫血症状进行性加重,脾脏迅速肿大并与白细胞数不成比例 发病现状 年发病率1/10万,约占成人白血病15% 在我国发病年龄50到60岁居多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骨髓象 细胞免疫表型 细胞遗传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治疗经过 20世纪20年代 白消安(busulfan) 羟基脲 80年代干扰素问世,90年代初发CML的最佳单一治疗药 目前,新药伊马替尼(酪氨酸激酶抑制药)应用于临床显示出较干扰素更好的优势 传统慢粒的治疗目的 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的延长生存期 现在 不满足于完全血液学缓解(CHR) 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 ,进而提高CML分子学缓解率达到治愈的目的。 以上治疗最终不能根治CML 目前唯一能够根治CML的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 自体干细胞移植(ASTC)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Lymphocyte Infusion, DL I) 低预处理强度(Reduced in ten sity cond ition ing HCT,) 或非清髓移植 ( Non - myeloabla tive preparation condition ing HCT) 造血干细胞来源 骨髓 外周血 脐带血 一 移植前受者准备 ①原发病的情况 ? ②重要脏器功能(如心、肺、肝、肾)检查 ? ③清除口腔、耳、鼻、咽喉、眼、皮肤等处的慢性感染灶。 ? ④供受者之间进行HLA配型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 二 供者准备 ①HLA配型 ? 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 ? ③血常规、血小板、ABO血型 ? ④红细胞其它血型与同功酶 ? 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检查 ? ⑥血生化检查 ? ⑦肝炎相关抗原与抗体检查 ? ⑧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ZV)、EB病毒抗体检查 ? 预处理 (Conditional Regimen) 预处理是指骨髓移植前14天内到骨髓移植时(0天)给予病人的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 预处理的目的 ①清除白血病及肿瘤细胞 ②抑制受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排斥反应,利于植入 。? 预处理方法 ①全身照射(TBI) ? ②抗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环磷酰胺、马法兰、卡氮芥、马利兰、米托蒽醌等多种药物。 ? ③免疫抑制剂 ? 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 ? 采髓前给予粒一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以使采集的骨髓血中造血干细胞增多,利于造血细胞的植入。 ? 回输骨髓及促造血功能恢复 优点 避免GVHD 缺点 缺乏免疫效应和残留白血病细胞对移植物的污染,疗效受限。 伊马替尼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联合应用。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不清除宿主所有的造血功能,供受体细胞能形成稳定的混合嵌合体,如果移植物被排斥,宿主自体造血很快恢复。 目前认为移植干细胞治愈白血病的机制是通过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来实现的。 移植并发症及防护 放、化疗早期毒性出血性膀胱炎 感染全环境保护 肝血管闭塞病低分子肝素、熊去氧胆酸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移植晚期合并症 心理护理 在防治其它并发症的同时应注意心理护理 入住隔离病房的心理及情绪变化 对移植治疗抱有过高期望的 对移植是否成功过多忧虑的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指导教师 吴岩 2007级 王晓虹 徐长荣 刘胜男 刘洋 接触苯、放射线 及其它各种损伤 基因改变: t(9;22)(q34;q11) B C R / A B L 融合基因 P210蛋白 病因及发病机制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持续增强不受控制 正常骨髓象 造血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 ⑤供

文档评论(0)

daoxbivi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