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D的流行病学和治疗指南- 中文稿课件.ppt

日本AD的流行病学和治疗指南- 中文稿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皮肤病学会特应性皮炎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定义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瘙痒性的湿疹性皮炎,病情波动,常可缓解和复发。 大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有特应性体质 特应性体质:1. 个人或家族相关病史(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或结膜炎和特应性皮炎)和/或2. 易于产生过量IgE抗体 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 1 .瘙痒 2 .典型的皮疹形态和分布 (1)湿疹性皮炎 急性皮损:红斑、渗出、丘疹、丘疱疹、鳞屑、结痂 慢性皮损:浸润性红斑、苔藓样变、痒疹、鳞屑、结痂 (2)分布 ·对称性分布好发部位包括:前额、眶周、口周、唇部、耳周、颈部、 ·年龄相关性特征包括: 婴儿期皮疹:始于头皮和面部,常扩展至躯干和四肢 儿童期皮疹:颈部和四肢屈侧 青少年和成人期:倾向于躯体上半身皮损严重(面、颈、前胸和背部) 3.慢性或慢性复发性病程(新旧皮损常同时存在) ·婴幼儿期病程大于2月 ·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病程大于6个月 满足上述3点(不管其病情严重程度如何)可确诊为特应性皮炎。其他病例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程拟诊为急性、慢性或非特异性湿疹 鉴别诊断: 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单纯痒疹、疥疮、粟丘疹、鱼鳞病、干性湿疹、非特应手部湿疹、皮肤淋巴瘤、免疫缺陷性疾病、胶原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Netherton’s综合症 辅助诊断: 家族史(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或结膜炎和特应性皮炎);个人史(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或结膜炎); 毛囊性丘疹(鸡皮样);血清lgE水平升高 临床分型(不应用于婴儿期) 曲侧型、伸侧型、儿童干燥型、头/面/颈/上胸/背部型、红皮病型、几种混合型 明显的并发症 白内障、视网膜剥离等眼并发症(特别是见于面部有严重皮损者)、Kaposi’s水痘样疹、传染性软疣、传染性脓疱病 外用糖皮质激素等级 最强 0.05% 丙酸卤倍他索 0.05% 双醋二氟松 很强 0.1% 糠酸莫米松 0.05% 丁丙酸倍他米松 0.05% 氟轻松 0.064% 二丙酸倍他米松 0.05% 二氟泼尼酯 0.1% 安西奈德 0.1% 戊酸二氟倍他米松 0.1% 丁丙酸氢化可的松 强 0.3% 丙酸去羟强的松龙 0.1% 丙酸地塞米松 0.12% 戊酸地塞米松 0.1% 氯氟舒松 0.12% 戊酸倍他米松 0.025% 二丙酸倍氯米松 0.025% 氟去炎舒松 中等

文档评论(0)

daoxbivi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