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纳米粉体分散的胶体科学基本原理 第1节 胶体状态的本质 第二章 第1节 分散体系:把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在 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体系 分 散 相:分散体系中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介质:分散相所分散其中的物质 常见的分散体系 分散体系分类 (1)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第二章 第1节 胶体的本质:是物质以一定分散程度而存在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特殊物质的固有状态 胶体体系的3个特征 1、高度分散的多相性 2、动力学稳定 3、热力学不稳定性 (3)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3)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第二章 第1节 亲液溶胶和疏液溶胶 根据分散相是否亲液 判断依据是体系经干燥后能否被再次分散。 亲液溶胶是热力学稳定、可逆的体系 疏液溶胶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即需要外力来破坏粒子间的团聚,才能稳定存在一段时间。同时其稳定向受体系盐浓度的影响。 如果用水作为分散介质(溶剂),则胶体被分成亲水体系和疏水体系。 本课程研究的纳米粉体的分散属于疏水体系 作业 1、名词解释: 分散体系、分散相、分散介质 2、根据分散相粒子大小不同,举例说明分散体系可区分为那些类型,各自的特性有哪些? 3、根据分散相是否亲液,胶体可以区分为哪两种类型?判断依据是什么?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第2节 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 Brown运动的本质 Brown运动的本质 第二章 第2节 爱因斯坦利用分子运动论,并假定胶体粒子是球形的,得到粒子作布朗运动移动的平均位移公示 沉降平衡 沉降平衡 利用沉降平衡求颗粒粒径 1. 斯托克斯阻力公式 斯托克斯(Stokes)假定流体绕过球体的速度很缓慢,即呈层流态。球体阻力公式为 这就是有名的斯托克斯阻力公式。斯托克斯阻力公式适用于雷诺数小于1的范围,常把斯托克斯阻力公式适用的范围称为斯托克斯公式范围 利用沉降平衡求颗粒粒径 2. 阿基米德定律 颗粒在液体中运动要受到重力、浮力和流体阻力的作用,重力G与浮力F总是同时出现的,为了简化,把重力与浮力的合力称为有效重力,用G0表示,对于球形颗粒有 利用沉降平衡求颗粒粒径 对于微细的颗粒,流体阻力服从斯托克斯阻力公式,令式(2-1)等于式(2-2),既阻力与有效重力相等时,可求出自由沉降速度公式为 利用沉降平衡求颗粒粒径 对于微细的颗粒,流体阻力服从斯托克斯阻力公式,令式(2-1)等于式(2-2), 既阻力与有效重力相等时,可求出自由沉降速度公式为 利用沉降平衡求解SiO2的粒径 已知:25℃时水的粘度0.8934×10-3N.s.m-2, 沉降速度:20小时沉降1mm, SiO2的密度:2.2g/cm-3, 利用上述公式可计算出粒径为 137.8nm 作用? 1、什么是布朗运动?其发生的本质是什么? 上节课内容 第二章 纳米粉体分散的胶体科学基本原理 溶胶的本质 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布朗运动 胶粒的扩散 溶胶的渗透压 沉降平衡 第二章 纳米粉体分散的胶体科学基本原理 第3节 胶体表面电荷及双电层结构 胶体颗粒基本都是带电的 胶体电荷的来源,有3种方式: 1、电离 2、吸附 3、同晶置换 第二章 第3节 1、电离(自身解离) 对于可能发生电离的大分子的溶胶而言,则胶粒带电主要是其本身发生电离引起的 第二章 第3节 2、晶格取代或晶格缺失 (1)晶格取代:对于黏土或矿物,在成矿时有些Al3+的位置被Mg2+或Ca2+取代,从而黏土晶格带负电 (2)晶格缺失 第二章 第3节 3、吸附作用 胶粒在形成过程中,胶核优先吸附某种离子,使胶粒带电 例有些物质如石墨、纤维不能在水中离解,但可从水中吸附H+、OH-或其它离子,使质点带电 对于金属氧化物,因表层具有两亲性质,故随体系pH值不同,粒子表面带电有所不同: M-OH+OH- M-O-+H2O M-OH+H+ MOH2+ 第二章 第3节 经化学反应用凝聚法制得的溶胶,其电荷来自离子的选择吸附 法扬斯(Fajans)规则:能和组成质点的离子形成不溶物的离子,最易被质点表面所吸附 例如: AgNO3和KBr反应制备AgBr溶胶时,AgBr质点易于吸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10章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pptx VIP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晶体结构分析.pptx VIP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中级宏观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粤教粤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超分子化学.pptx VIP
- 2013款上汽通用雪佛兰赛欧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E+H200涡街流量计说明书.pdf VIP
- 20_WD_2021001981_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pdf VIP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9章 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