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复方氯唑沙宗片的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课件.ppt

复方氯唑沙宗片的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方氯唑沙宗片的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一、复方氯唑沙宗片的工艺研制 1.1处方依据 本品主药为氯唑沙宗、对乙酰氨基酚。氯唑沙宗为中枢骨骼松驰剂,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甲醇、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对乙酰氨基酚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水中略溶。国内已有多家公司生产该品种,规格为“每片含氯唑沙宗0.125g、对乙酰氨基酚0.15g”。 1.2初步处方选择 黏合剂的选择 处方中主药氯唑沙宗、对乙酰氨基酚均为疏水性物质,预试结果表明可压性不好,且主药量较大,需要加一定量的黏合剂并重点考察黏合剂的种类和用量。常用的黏合剂有淀粉浆、PVP、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考虑到主药量大,且不易成型,辅药量少,选择淀粉浆、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K30作为黏合剂来考察本品的黏合剂。 1.2初步处方选择 崩解剂的选择    常用的崩解剂有干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羧甲淀粉钠等,由于羧甲淀粉钠具有良好的吸水膨胀性,充分膨胀后体积可增大200-300倍,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可改善片剂的成型性,增加片剂的硬度而不影响崩解性等特点。因此我们的处方中选择羧甲淀粉钠作为崩解剂。选择羧甲淀粉钠作为崩解剂。 1.2初步处方选择 润滑剂的选择   硬脂酸镁为疏水性润滑剂,易与颗粒混匀,压片后片面光滑美观,在片剂应用最广,用量一般为0.1%~1%。因此选择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 1.3工艺研究 处方初步筛选设计 1.3工艺研究 处方初步筛选的考察及评价   堆密度、休止角、崩解时限、外观 1.3工艺研究 考察结果评价  处方1崩解时间较长,超出时限,且易裂片。  处方2崩解时间稍长。  处方3整粒后仍有少许细粉,且崩解时间稍长。  处方4在处方3基础上加入崩解剂羧甲淀粉钠,不但增加了粘合性,显著减少了崩解时间,而且还增加了堆密度和流动性。  处方5用3%的聚维酮K30作粘合剂,与处方3有相似的结果。  处方6增加聚维酮K30用量,同时加入崩解剂,颗粒结实,流动性好,片面光滑,硬度较好,各理化指标令人满意。    综上,处方4和处方6各指标均符合片剂一般质量规范,但综合粘合剂用量及成本角度考虑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我们选择处方4作为本品的初步处方。 1.3工艺研究 崩解剂添加方式的选择  结果表明:处方7(内加法)和处方8(内、外加法)均无显著差异,但由于崩解剂部分外加,增加了颗粒间崩解,内、外加法的处方崩解时间较内加法低,有利于药物的溶出,因此,本品中崩解剂我们选择内外各加1/2量,并以处方8作为本品的基本处方。 1.4初步处方 氯唑沙宗     125g 对乙酰氨基酚    150g 羧甲淀粉钠     5g 3%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0.1% 制成      1000片 处方中氯唑沙宗、对乙酰氨基酚为主 药,羟丙甲纤维素为黏合剂,羧甲淀粉 钠为崩解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1.5工艺流程图 1.6制剂工艺过程 原辅料混合 制粒 整粒 混料 中间体检测 压片 检测 内包装 外包装 1.7与市售品种的溶出度对比考察 按药典溶出度方法,分别在5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时间点取样测定其平均累积溶出度,然后根据结果绘制“时间-溶出度”曲线 1.7与市售品种的溶出度对比考察 2.1检测波长的选择 2.1检测波长的选择 有关物质检测波长  对氨基酚在230nm至248nm、298nm至304nm处有强吸收;对乙酰氨基酚在230nm至280nm处有强吸收;氯唑沙宗在229nm至235nm、270nm至290nm处有强吸收;而空白辅料则在400nm~200nm的波长范围内无明显的紫外吸收。为保证本品氯唑沙宗、对乙酰氨基酚有关物质及已知杂质对氨基酚检查的可控性,选择均有强吸收的235nm作为本品有关物质的检测波长 含量测定检测波长 参照原质量标准选择280nm为检测波长 2.2流动相的选择 (1)有关物质流动相 甲醇:水(60:40)      对氨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分离度稍低,氯唑沙宗分离度和理论板数均符合要求 2.2流动相的选择 甲醇:水(50:50)       对乙酰氨基酚和对氨基酚峰分离度增加,故确定以甲醇:水(50:50)为有关物质检查的流动相 (2)含量测定流动相  参

文档评论(0)

brnpnu31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