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的孩子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 (2007-01-31 10:35:54) 转载▼ 1月19日,CCTV-7《生活567》播出“温暖有多暖”,以下为节目内容。!青海南部牧区学生:零下十几度露天上课   前不久我踏上了雪域高域,来到我国最贫穷的地区——青海省南部牧区采访,那里高寒缺氧,冬季漫长,滴水结冰的日子长达10个月之久。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当地经济发展缓慢,牧区里的人民依然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为了促进当地教育,政府自2005年起对牧区贫困家庭的15万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牧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但当记者走进牧区学校,却发现老师和学生们依然被严寒所困扰。   一踏上海拔3700米的高原,早晨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马上给我们来了个严峻的考验。   由于气温太低,我们的采访车被冻了,发动了半天也发动不起来,推了近半个小时,也无及于事,最后一位当地藏族老乡的开着卡车帮忙拉了半天,采访车终于发动了起来,迎接着早晨的太阳,我们上路了,冬日里青海南部牧区的风景有些荒凉和悲壮,寒意席卷着每个地方,我们此行的第一个地方是,离县城大约60公里的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夏拉村藏文寄宿制小学,在这样严寒的季节,不知道那里的学生如何度过这个冬天?   车子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后,我们来到了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夏拉村藏文寄宿制小学这里海拔高度是4100米,温度大约在零下13摄氏度,风力也达到了四级,就是在这样严寒的冬天,我们发现这里的小孩子在露天里上课,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意外和震惊。   学生们竟然坐在冰凉的地上,跟着老师读课文。   我问老师学生为什么学生在院子里上课呢?老师平和的告诉我学生天气热得时候都要在院子里上课。我立即又追问那今天气温都零下十几度了?老师告诉我天气还算比较热的。老师告诉我们,像这样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天气晴朗,没有风的时候,学生都要在院子里上课,这样露天有太阳照射,还比教室里暖和,如果要在教室里上课,就得生火烧牛粪,牛粪一袋五到元左右。这样会花去很多钱,而学校又没有取暖费。我们走近教室旁边有一所很矮的棚子,老师讲这是当地老乡冬天用来养牲口的温棚,现在成了孩子们临时上课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手都冻裂了。   在学校的墙角下,我们发现一个穿着破棉袄的小孩,在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但大多数孩子还是有棉衣棉鞋,老师告诉我们夏拉村小的取暖条件并不是最恶劣的,实际上取暖条件差,是该县普遍存在的情形。我们驱车四个多小时,来到距夏拉村120多公里的托叶玛乡,第一次走进帐篷里的课堂。   走进帐篷,我们发现帐篷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室外温度达到了零下16摄氏度,帐篷里四面透风,到处都有冷风钻进来,有的地方用小凳子堵着,但根本抵挡不住严寒。我们真得为他们感到忧虑,还有多少这样受冻得孩子呢?   下午6点钟,我们发现这里的小学生正冒着严寒捡着牛粪,学生中没有一个戴手套的,他们的小手已冻的很红,孩子大部分穿着单衣单鞋,根本就没有棉衣。   牛粪是学生们冬季取暖必需的燃料,只要是课余时间,同学们都得来捡牛粪,托叶玛乡小学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贫困县里的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所以,主要靠牛粪,要是烧煤的话要去500多公里外的西宁去买,学校根本负担不起,虽然青海南部是牧区,但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牛粪也不是白捡,每捡一袋牛粪都要给牧场主人付钱。平均一袋牛粪5块钱,下雪的时候要长到十块钱左右。   托叶玛乡小学现在有240名学生,在近8个月的取暖期里,全校需要牛粪1400袋。按当地的价格,每袋牛粪5元钱计算,一个冬天就需要7000多元,而学校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下课以后,老师只能组织学生跑步来增加点热量。晚上八点钟,是学生们该休息的时间了,托叶玛小学校长公保才旦把我们领进了学校的男生宿舍。   让我们意外的是,室外温度零下20摄氏度,而学生宿舍里竟然没有生炉子 并且学生铺得竟然是一层薄薄的毯子,两个人盖着一个棉袄,没有被子没有褥子。   托叶玛乡寄宿制小学宿舍一间只20多平方米,却挤进了30多名学生,有的用几块木板在地上临时搭建了一个床,几个孩子不脱衣服倦缩在一个棉袄里,用体温相互取暖,有的宿舍整个冬季都不生火。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教育局局长王震告诉我们,目前全县像这的寄宿制小学有十四所,总共4500多人,这4000多学生,贫困生有3000多人,教育上目前光取暖欠款达到193万。而全县一年的财政收才580万。王震局长说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属于高寒牧区,海拔都在3800米以上,由于气候寒冷,加上财政困难,有些学生到了冬天没有棉衣、棉鞋,有的学校有炉子也生不起火,燃料费学校根本负担不起。虽然国家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学生上学这一块不成问题,但取暖一直困扰当地教育的一大难点问题。就当我们离开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文档评论(0)

aiwojiuji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