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科内).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ITP分型 急性型---多见于儿童 慢性型---好发于40岁以下的女性, 女:男约为4:1 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 血小板减少 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 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 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 免疫因素 肝脾的作用 遗传因素 其他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与 ITP 发病有密切关系 80%的急性ITP患者,在发病前2周左右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慢性ITP患者,常因感染而致病情加重 部分ITP患者血中发现抗病毒抗体或免疫复合物,并证实抗体滴度和免疫复合物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及寿命呈负相关。 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 80%以上ITP患者PAIg 和PAC3阳性, 主要抗体为 IgG,亦可为IgM,偶有 两种以上抗体同时出现 诊断 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 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脾不大或轻度大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具备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 A.泼尼松治疗有效 B.脾切除治疗有效 C.PAIg阳性 D .PAc3阳性 E.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鉴别诊断 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系统性红班狼疮、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过敏性紫癜 治疗 一般治疗 糖皮质激素 脾切除 免疫抑制剂治疗 其他治疗 急性处理 一般治疗 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 血小板〈20X109/L,应输注单采血小板 止血药物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一) 作用机制 减少生成及减少抗原抗体反应 抑制单核-吞噬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 改善毛细血管统透性 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的释放 糖皮质激素(二) 剂量和用法 常用泼尼松30-60mg/d,分次或顿服,病情严重者用等量地塞米松或甲泼尼松静脉滴注,好转后改口服,待血小板升至或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mg),最后以5-10mg/d维持治疗,持续3-6个月 脾切除的适应症 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 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症 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脾切除的禁忌症 年龄小于2岁 妊娠期 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脾切除治疗有效率为70%-90% 免疫抑制剂治疗适应症 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疗效不佳者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禁忌症 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免疫抑制剂治疗常用药物 长春新碱---最常用,除免疫抑制外,还可能有促进血小板生成及释放,1mg/周,静脉滴注,4-6周一疗程 环磷酰按50-100mg/d,3-6周一疗程,出现疗效后渐减量,维持4-6周,或400-600 mg/d,每3-4周一次 硫唑嘌呤100-200mg/d,,口服,3-6周一疗程,随后20-50mg/d,维持8-12周 其他治疗 达那唑---合成雄性激素,300-600mg/d,口服,2-3个月一疗程,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 环胞菌素主要用于难治性ITP治疗, 250-500mg/d,口服,3-6周一疗程,维持量50-100mg/d,可持续半年以上 急症处理 适用于 血小板低于〈20X109/L, 出血严重、广泛者 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 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 急症处理方法 单采血小板输注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g/kg,4-5日为一疗程,1个月后可重复。 血浆置换,3-5日内,连续3次以上,每次置换3000ml血浆,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浆中的PAIg 大剂量甲泼尼松龙,1.0g/d,静脉注射,3-5日一疗程,可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而发挥治疗作用 *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 ? 协和医院 刘庭波 临床表现(急性型) 半数以上发生与儿童 80%以上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特别是病毒感染史 起病急 出血广泛、严重,血小板低于20X109/L时, 可有内脏出血 颅内出血是主要死因 临床表现(慢性型) 主要见于40岁以下青年妇女 起病隐袭,一般无前驱症状 多为皮肤、粘膜出血,严重内脏出血少见, 月经过多较常见 感染可加重病情 部分病程超过半年者,可有轻度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 骨髓象 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 其他 血小板 急性型血小板多在20X109/L以下,慢性型 血小板多在50X109/L左右 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易见大型血小板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