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
法学专业法律实践
题 目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报告
姓 名 黄玺龙
学 号 1251201257813
入 学 时 间 12年秋
分 校(工作站) 重庆电大垫江分校
指 导 教 师 张志刚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制
提纲
引言与调查内容………………………………………………………3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分析…………………………………………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4
调查结论…………………………………………………………5
附表一……………………………………………………………6
附表二……………………………………………………………7
六. 附表三……………………………………………………………8
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物质欲望越发强烈,未成年犯罪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问题少年人群的不断扩大,未成年犯罪已经在犯罪率占有中处于一个较高比例而且快速增长,如何预防未成年犯罪,挽救未成年人,帮助其回归正常社会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调查内容
笔者对本居住小区内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未成年犯罪问题相关问卷调查。随机发放了30份调查问卷,经统计以后发现以下问题: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曾经或者经常接触过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对相关内容都有一定得了解;多数人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是社会与家庭教育;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未成年犯罪问题社会危害巨大;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表示同情和谅解,希望其能改过自新重新进入社会。
然后本人于本县检察院了解具体事实情况,某副院长热情的接待了我并且给了我关于本县未成年人刑事犯罪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在2012-2013年罪犯构成情况进行调查中发现30岁以下罪犯和20岁以下罪犯总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001年80.1%和22.4%,2002年82.4%和26.2%,2012年83.3%和23.7%,从数字上可以看出,青少年罪犯在罪犯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存在着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20岁以下罪犯已达到 罪犯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在对36名青少年犯罪调查 了解到,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8.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2.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4%、文盲占31.6%。36名青少年罪犯在校时绝大多数是成绩差的学生,多数有学业失败的经历,57.1%的人成绩中下或者根本跟不上,50.3%表示很少或从未受过老师的表扬,这些原因造成他们中的部分人破罐子破摔,部分中途辍学,在社会上受到不良影响之后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这些未成年人罪犯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排在前三位的是小学肄业、文盲和初中肄业,他们占总数的91.7%。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分析
(一)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是非分辨能力尚不成熟
未成年人认识力辨别是非能力、抵制各种社会诱惑的能力不强,思维有片面性和局限性、表面性。不能客观理智冷静的对待各种事物和现象,对较复杂的社会现象难以有正确认识,无法对自已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其次,从生理因素分析,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发育期,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不成熟,行为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难以抵制外界不良诱惑,难以有效的控制自已的心理冲动。再次,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沾染不良嗜好;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总之,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对事物判断能力较差,模仿性、好奇心和虚荣心都很强,容易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辨别是非以及自制的能力较弱,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或不法分子教唆而误入歧途,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社会上大量不良风气,传播媒体中存在大量不健康信息影响。导致未成年人养成不良习惯,厌学、上网、泡吧。学校教育存在较大缺失,学校教育对德育法制等相关信息缺失。导致未成年人普遍不懂法,无所畏惧。对成绩较差学生管控措施不到位,导致大量流入社会。在去年的未成年人犯罪统计中,辍学流入社会的未成年人比例逐年攀升。家庭环境也在影响着未成年犯罪,家庭教育过分溺爱纵容,有的离异重组家庭对子女或继子女的关系程度不够,放任自由,务工潮导致留守儿童不断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