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 宗 海 一、生平与著作 唐宗海,字容川。清末四川彭县人。 《血证论》是一部论述血证的专书,在血证病机、治法方面颇多创见。 《中西汇通医经经义》反映了唐氏中西医汇通的观点。 二、学术理论 (一)关于水火气血的阐论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两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 1、气的生化(水为生气之根) (1)生成: j 气化于水: 理论上,唐氏以《易经》八卦中的坎卦来说明“一阳生于水中,而为生气之根”。 生理:“人生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也。” k 水化为气的过程,他还强调与心肺的关系,若无心肺的作用,下焦之水是不能自化为气的。 “水不能自化为气,又赖鼻间吸入天阳(空中阳气),从肺管导心火下入于脐之下,蒸其水,使化为气。” (2)功能 “气著于物,复还于水,是明验也。” 气的分布:“下焦之气既生,则随太阳经脉为布护于外,是为卫气。上交于肺,是为呼吸。五脏六腑息以相顺,止此一气而已。” 气化为水: j “气挟水阴而行于外者”—— “太阳之气达于皮毛则为汗。” k “气载水阴而行于上者”—— “太阳之气上输于肺,肾中之水阴即随气升腾而为津液。” l “气化于下”—— “则水道通而为溺。” (3)气的病变 生理:“水即化气”,气又“即能化水”。 病理:相互影响,相互为病。 水病及气:“水化于气,亦能病气。” “水停不化,外则太阳之气不达,而汗不得出;内则津液不生,痰饮交动,此病水而即病气矣。” 气病及水: “肺之制节不行,气不得降,因而癃闭,脉滑数。” 肾中阳气不足,不能镇水,为饮、为泻,不一而足,此病气即病水矣。 唐氏总结:“总之,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 2、血的生化 (1)生成: 《内经》:“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 唐氏强调血的生成关于心脾; 也重视血与心火的关系: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 唐氏指出:血液生成后,又能制约心火,使心火不致炎上为害。 “火为阳,而生血之阴。即赖阴血以养火。故火不上炎,而血液下注。” (2)功能 唐氏认为血液有“温养肢体”的作用,独特之处在于“温”字,这是因为“火即化血”的缘故,血由心火化生而来,故有温养的作用。 (3)病理 1)火病 血病 心火可以化生血液,但如果心火太盛,或心火不足,势必影响血液的生化,而造成血病。 A)“火化太过,反失其化。”治疗“抑之即以培之,清火即是补血。” B)“又有火化不及而血不能生者。” 唐氏认为“仲景炙甘草汤所以有桂枝以宣心火,人参养荣汤所以用远志、肉桂以补心火,皆是补火生血之法。” 2)血病 火病 “如或血虚,则肝失所藏,木旺而愈动火。心失所养,火旺而益伤血。是血病即火病矣。” 木火 血亏 心火 3、气血水火,相维互系: 1)水即化气;火即化血。 2)气与血,水与火的关系是相依互根的。“肺主水道,心主血脉,又并域而居……一阴一阳互相维系。而况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3)治气治血,以脾为先: “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水火二脏,皆系先天。人之受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育,以后天生先天。故水火两藏,全赖于脾。” “治血者,必以脾为主,乃为有要。至于治气,亦宜以脾为主。” (二)血证病机 《血证论》:血证,指血不循经,越其常道而导致的各种疾病。 表现为: j血溢于外:吐、呕、咯、唾、咳、鼻衄、齿衄、舌衄、大衄、便血等。 k血溢于内:血溢于脏腑、经络、腠理等,为瘀血、血臌、蓄血。 1、气机迫逆,血随上溢(吐、呕、咳血)。 正常:“气为血帅。” 唐氏指出:“其气冲和,则气为血帅,血随之而运行。……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气不止而血欲止不可得矣。” A 吐血 “凡人吐痰吐食,皆胃之咎。血虽非胃所主,然同是吐证,安得不责之于胃。” 治责:调胃降气。 B 呕血 “呕血者,其血撞口而出,血出无声。呕血者,血出有声,重则其声如蛙,轻则呃逆气不畅遂而已。” ?以轻重论—吐轻呕重。 ?以脏腑论—吐血病位在胃,呕血病在于肝。 肝木犯胃引起吐血。 “断以调肝为主。” C 咳血 咳血主于肺,因“肺主气,咳者气病也,故咳血属之于肺。”如肺气失宣,制节不行,则可气逆,损伤血络而咳血。 ?实证咳血:外因风寒暑湿,内因肝火、胃火。 风寒:因风寒外感日久,“咳嗽气逆,牵 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年产2万吨特种石墨产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认可准则(ISOIEC17025)测试卷及答案.docx
- 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与运维方案.docx
- 《交互数字内容设计》课件(共十章——下).pptx VIP
- 《中华民族艺术精华》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大班绘本《跳舞吧,小雅》 优质课件.ppt VIP
- 2025浙江衢州市柯城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招聘76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提高护士对抢救药品知晓率PDCA案例.pdf VIP
- 220kV盘龙城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接入系统报告.doc VIP
- 2025年知识竞赛-特钢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