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年级词语教学方法例谈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理解力差,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文中的一些抽象性词语常常难以理解,倘若一味依靠教师讲解,或照搬工具书上的解释,学生只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怎样才能让词语在他们的意识里占有一席之地,并“欢蹦乱跳,活起来”呢?因此低年级的词语教学要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促使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率,从而增强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直观理解:学生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对较抽象的词语很难一下字领悟,借助实物、插图、幻灯、实验等教学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词义。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理解“渐渐”一词时,就可采用实验操作、直观理解的方法。教师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一粒一粒地投进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其余同学仔细观察水面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时,教师稍加点拨,说:“同学们,你们看到水面是怎样升高的呢?”学生立刻领悟到“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垂”(《雷雨》)这个词时,从讲台里拿出简易的自制教具——一根细线下吊着一小重物,然后把线逐渐放长,让小重物缓慢下落。学生一看,便明白了蜘蛛利用蛛丝落下时的情形。
下面是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观摩大赛上《称赞》一课“粗糙”这个词语的教学实录:
师:小獾做了三个怎样的小板凳?
生:小獾做了三个粗糙的小板凳。
师:粗糙的板凳看上去会怎么样?
生:凳子腿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长,有的短。
师:这样的板凳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生:摇摇晃晃)
生:这样的板凳摸上去会有什么感觉?老师这里有一块木版,(出示一块粗糙的木版)谁来摸摸看,什么感觉?
生:有裂缝。有小毛刺,摸上去有点扎手。
师:像这样比精巧、不光滑的样子就是——(生:粗糙)
师:可见粗糙是指小板凳做得不好。
这样一教,“粗糙”一词就在学生的脑中直观形象化了。而这个词语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体会刺猬对小獾充满真诚的鼓励,从而感悟“称赞为伙伴带来自信”的课文主旨,可谓是一举多得。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低年级学生尽管年纪很小,但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来帮助理解词语。尽量避免以词解词,而是努力追求与生活接轨,让孩子们结合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来体会词义。如《蓝树叶》一文中“吞吞吐吐”的理解,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否有过这样说话的经历。学生提到自己做了错事时,面对老师的追问会吞吞吐吐;还提到在不情愿做什么事时,也会这样说。最终明白,林园园这样说话是因为她不愿意把绿铅笔借给李丽。
还有些词语很难说出它的意思,却可以找到与它相匹配的事物。如,一年级下册《小松鼠找花生》中的“鲜艳”一词,很难用“明亮而艳丽”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但却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鲜艳的事物?可能是盛开的鲜花,可能是颜色艳丽的衣服,可能是迎风的彩旗等等。当抽象的词语与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时,它就变得形象、生动、可感了。
3、创设教学情境理解:情境教学是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请看《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纷纷”一词的教学片断:
师:(拿出预先准备的蒲公英实物,使劲一吹)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蒲公英的种子一个接一个地飞起来了。
生:我看到蒲公英种子有的往上飞,有的往下落,有的往左飞,有的往右飞,一点儿顺序也没有。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一个接一个、没有顺序地飞,就叫做——
生:纷纷。
师: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生: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纷纷落下来。
生:冬天,雪花纷纷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师:大家说得很好。“纷纷”不仅可用在“物”上,还能用它说“人”呢。比如刚才大家举手,就可以说——
生: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好。说别的事呢?
生:下课了,大家纷纷走出教师,参加课间活动。
师:看来,大家真理解“纷纷”这个词了。现在大家想像一下,蒲公英的种子会怎样乘着风“纷纷”出发呢?
生:它们会闹着笑着互相打招呼。
师:好,让我们学着打大招呼吧。
生:小伙伴们,我先走了,再见!
生:再见了妈妈,我要去南方旅行了。
生:哎,等等我,我要跟你一起去。
师:哇,多热闹啊。让我们用喜悦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先通过“吹蒲公英”这一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理解了“纷纷”之义。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在迁移运用中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再次创设蒲公英种子纷纷出发的生活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