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引发对研读教材的思考..doc

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引发对研读教材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引发对研读教材的思考 浙江省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 钱建军 312033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是希望老师们能把握住学科教学最本质的东西。而有些老师却曲解了,把它作为可以轻视教材的权威佐证。时下还有一句流行语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似乎也有老师不解:“不是教教材?那拿教材何用?”是呀,难道我们都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吗?实际上前面两句话都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那就是懂得了教材到底是什么?不然,一切的言论都只能算是妄自尊大。 联系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是什么呢?2+3=5是数学吗?当然是数学,2+3=5是数学的存在形态,其背后所包含的文化、思想、方法是数学的本质灵魂。教材同理,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是数学的多样化形态,我们先得正确认识这种数学形态,然后,也是很重要的是正确把握形态背后的数学本质内容,明确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当今新课程中的小学数学呈现形态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不一样: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这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重要载体。但联系教学现状,不难发现,我们有些老师确实没有很好地理解它。 案1: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忽视对知识本质的关注 《倒数的认识》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师:在我们汉字中,有些汉字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把上下两个部首的位置倒一下,又可以组成新的汉字。如:吞——吴,你会吗? 生1:士——干, 生2:杏――呆 ……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你要知道,数学中也有这种非常有趣的现象,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倒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可以想象,这样的引入确实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新奇感,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在把握倒数的教学重点上出现了问题,在引入时教师注重了倒数的外形结构,并没有触及倒数的本意,学生学习倒数也只是依样画瓢。到最后有些学生找不出“1.3”的倒数也是在情理之中。关于这一点,著名教育专家张奠宙先生深刻地指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案2:教学重点不突出,使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必要性不明确 《正字统计法》中教师在课堂引入中级织学生讨论: 师:六一节快到了,学校决定给小朋友看一部动画片,但是放什么影片呢? 生1:放《宝莲灯》 生2:我要看《机器猫》 …… 师:大家意见不统一,怎么办呢? 生:举手表决,看哪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最多。 (师无语) 生1:投票,我们选班干部也是投票的。 生2插嘴:还是举手好,举手快,投票太麻烦。 (师无语) 生3:投票好,投票公正。 师:好,我们就投票吧,请大家把喜看的动画片写在纸上,然后我们看哪个最多。 (学生动笔,统计过程略) 生:老师我觉得这样统计太麻烦了,还是举手好。 (师无语) 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产生这种情感因素除了教学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必要性,在这里教师需要改变问题情景或问题形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数学价值观。 案3:随意删减教材内容,忽视对数学文化的关注 《分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上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安排五下年级(如图)。从图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尊重了学生的认识特点,都是从生活情景中引出分数的产生,相比之下,图1的生活情景更有儿童性,图2因为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所以需要对分数产生的历史背景做些交待,这也是对高年级学生数学文化的感染,且这更容易满足高年级学生认知的好奇心。且,“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了一种历史感,通过从新的角度看数学学科,他们将对数学产生更敏锐的理解力和鉴赏力。”但是笔者连续听了四节《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公开课后,发现只有一位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的背景。老师认为,这可有可无,与考试无关。事情上,我们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正是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文化的感染。从而弱化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案4:教师专业知识缺失,不能很好地领会教材意图 安排在五上年级教材中的《统计与概率》着实让许多老师为难。教材中通过抛硬币让学生感受等可能性。用两个小朋的对话形式呈现一句话: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1/2。有了这样的“引导”,老师们也组织学生操作了,请一个学生抛10次,记下正反面情况。为了更好地体现出1/2,老师要求四人小组的学生把抛的次数加起来,比较正反面次数。如果还不够明显,那再把全班学生的所抛次数加起来,比较正反面次数。总之,大有不到1/2誓不罢休的劲头。有一位老师上课后难过地说:我一直在努力的控制着1/2,但我还是失败了。”事实上,可能性为1/2,只是一个概率理论问题,在有限的实践操作中不能完全证明。教材的目的也只是让学生感受1/2的频率,而老师要注意的让学生明确即使不到1/2,同样也是概率中的事件。 综上几个案例,笔者认为,深入文本

文档评论(0)

fg09h0a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