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法2011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题目名称:牛奶对幼儿生长发育 的影响 二、选题依据: (1)国外情况 1、牛奶的营养成份与母乳很相似。 2、国外不同国家都有过类似研究,但结果不一致。 3、牛奶来源方便、价格便宜、无异味、口感好。 4、人工合成乳制品种类繁多。 (2)国内研究情况 1、国内尚未开展严格的实验研究,只凭经 验的感性认识。 2、用其它小型哺乳动物被喂养获得成功。(3)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一种统一的、规范的、标准的、科学性强的研究设计方法对牛奶喂养效果评价。 2、缺乏统一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3、缺乏对不同乳制品喂养效果的比较研究。 三、参考文献(略) 四、目的意义 目的:正确评价牛奶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意义: 1、有利于替代母乳喂养的奶类制品的合理应用。 2、有利于幼儿用科学加工、合理配料的牛奶。 3、有利于奶制品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五、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1、牛奶主要营养素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2、幼儿生长指标、发育指标的定量评价体 系的研究。 3、适合中国幼儿生长、发育质量的评价量 表的构建。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① 在广州市随机整群抽取10个托儿所(每个所入托幼 儿≥200人),1岁≤年龄≤2岁;近三月内无腹泻、肝功能 异常、不明原因发热,易感冒等疾病。 ② 每个托儿所中符合上述条件的幼儿随机分为A、B、 C三组,每组50人,加10%的失访率,故每组实际人数 为60人。三组的组间特征具有可比性(即无统计学差异)。 2、研究因素 ① 牛奶来自同一品牌、批号、规格、日期、密封运输、专人专车发送。 ② 每批牛奶开启后要留样做常规质量检测。 ③ 豆浆也是同一厂家、同一日期、批号、规格。每批使用前要留样做常规质量检测。 ④ 实施方案:A组牛奶、B组为豆浆、C组淀粉,用正常奶瓶装、外观无差别,但编组瓶底作暗号,依次分别为(?,? ,? ),每瓶200ml。 用法:每天空腹一瓶。 采样:每月抽血一次,检测各项效应指标,试验开始当时为第一轮本底样品,到第三个月时采第三次,然后再过7天采最后一次为终末样品,前后共采四次。 3、研究效应指标.. ① 体液免疫指标 ② 细胞免疫指标 ③ 生长指标 ④ 发育指标 ⑤ 疾病情况 随时登记 } 每月一次,最后一次后7天再检一次。 } 每10天测一次,其余同上。 六、技术路线 项 目 启 动 样 本 确 定 整群随机抽样 选定十个情况相似的幼儿园 每个幼儿园都按照以下处理 A组 C组 B组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制定幼儿健康调查量表 第一次体检和血样采集 ①②③组各组用双盲发投入牛奶、豆浆、淀粉各200ml/天 每月采一次血样和体检,共3次,末次采血后7天再作一次终末血样和体检。 整理资料,建立数据库 SPSS13.0 分析处理 七、 质量控制指标 1、知情同意书,排除伦理学问题。 2、依从性≥95%。 3、失访率5%。 4、严格采用随机、双盲、对照。 5、保存该试验100天内的所有参试幼儿园每 天菜谱备查。 八、统计分析方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定性资料用检验, 定量资料用T检验。 九、创新性、先进性 1、国内首次用随机、对照、盲法评价牛奶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2、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 十、可行性 1. 以前曾做过多次类似的疫苗现场效果评价,并获省部级奖励。 2. 本课题主要成员都是过去工作的原班人马。 3. 当地十个幼儿园领导、家长极大多数都能密切配合。 十一、成果表达形式 1. 论文:国内外核心期刊2-3篇。 2. 书籍:科普读物。 牛奶及其制品对幼儿的科学喂养方法。 3. 专利:1-2项。 十二、工作进度 2008年硕士生科研方法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反馈 俞守义 教授 公卫学院流行病学系 一、背景 二、试卷学号写错 三、题目: 四、立项依据 国内、外进展分点写; 存在问题; 点题; 解决思路(体现创新思路)。 五、目的、意义:分几点写 精炼、通达、注目、全文眼睛(窗口); 六、研究内容:解题的策略,主题的分题; 七、研究方法: 八、技术路线:解题流程图; 九、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要有对策; 十、创新点、先进性 实现研究的具体措施,遵循三大要素; 十一、质量控制指标及措施 十二、支撑条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