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2006年年初世界粮食库存可供人类维持169天,预测2008年储备量为4.05亿吨,仅为世界人口年消费量的14.7%,只够人类维持53天。世界粮食库存将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
粮食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在当今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已不仅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安全问题,还关系到了工业原料的安全问题。目前,国内粮食供应形势如何?作为粮食主产区,我市应如何在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回落的情况下努力实现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这是粮食主产区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也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将着力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供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1国内粮食供应趋紧,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基本满足了社会对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粮食供求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1.1产需缺口较大,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0150万吨,实现了连续4年增产,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拉动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了消费总量和商品量的增长,2006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仍达361亿斤。而据专家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消费仍将呈刚性增长态势,到2010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将年均增加70亿斤左右。而受自然资源紧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老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粮食供求偏紧已成为事实:国内小麦产需基本平衡,而稻谷特别是粳稻产需缺口较大,玉米供大于求的格局正在向偏紧转变,进口大豆已占消费量的2/3。
1.2人畜争粮、人车争粮的趋势正在形成在国内,随着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的大幅提高,我国粮食不再仅仅是口粮,还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目前,全国1/3的粮食用于生产饲料,出现了人畜争粮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以大宗农产品为主的原料需求不断增加。2004—2006年我国深加工消耗玉米年均增长29.5%,远高于玉米产量7.9%的平均增长速度。在国际上,受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驱动,一些国家还以粮食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畜争粮、人车争粮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2粮食生产目前形势较好,但农民种植积极性回落
众所周知,益阳市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由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我市粮食发展势头较好。从2004年新世纪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以来,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钎对三农问题而发。
今年,益阳市积极探索粮食生产新举措、新模式。一是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重点在赫山区、沅江市、桃江县、大通湖区建立亩产900公斤双季稻万亩示范片:在赫山区、沅江市、南县建立亩产460公斤高档优质稻万亩示范片;在南县建立油菜套种水稻亩产650公斤万亩示范片;在安化县建立亩产500公斤玉米万亩示范片:在资阳区建立亩产2000公斤马铃薯千亩示范片。5月5日,资阳区干亩马铃薯高产示范片顺利通过了省农业厅的验收,单产达2-3吨/亩,超过省定目标15%,成为我省第一个通过验收的粮食高产示范片。二是搞好粮食产销对接。根据我市实际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特点,提出两地合作办基地,对方以高于最低保护价20%左右的价格收购我市粮食。在生产上从过去单一的籼稻向籼稻、粳稻结合转化,在加工上从过去单一的晚籼向早晚籼结合转化的结构调整新模式,并通过充分发挥我市农产品市场物资集散、服务引导、产业带动等功能实现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最终构建“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合作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从而推动我市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产品升级换代。由于措施得力,今年我市早稻播种面积达到197.3万亩,比上年增加10.9万亩。全市种植20亩以上的大户有5575户,位列全省第一。但是,在粮食产量增加、价格上涨的同时,粮食生产成本也在以更大的幅度上涨,导致我市农民种植积极性回落。主要表现在:
①土地抛荒呈反弹趋势。今年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导致生产成本明显增加,抵消了政策补贴带给农民的好处,种粮效益上升空间低于预期,变原来的“谷贱伤农”为现在的“高投损农”。加之现在农民打工工资的同等上涨,外出打工农民明显增加,农村劳动力短缺。②稻田“双改单”现象抬头。我市是省内重要的双季稻适宜产区,除安化县、桃江县等地40万亩左右高寒山区、干旱稻田及低洼田不宜双季稻生产外,其余水田均可种植双季稻。
3效益不高影响粮食生产,低税产业影响财政收入
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支农力度也逐年加大,而我市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还出现回落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3.1从农民的角度来看
3.1.1成本增加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加强民族地区科技人才队伍和基层科普能力.doc
- 从博弈论视角看和谐劳动关系创建.doc
-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中国各时期的中国梦.doc
- 从国外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doc
- 从央视“幸福感调查”看衡量幸福的标准.doc
- 从大学生假期打工.doc
- 从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出发.doc
- 从小培养节约意识.doc
-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doc
- 从山东省“开放二胎”政策,看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doc
- 数字化教学管理在初中地理教师激励机制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家电能耗监测与优化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化工企业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的环保设备选型与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画像构建与实施路径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4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复杂形状零部件制造中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山东民俗文化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中的创意融合与创新路径》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轨道交通车站智能服务系统升级对乘客出行体验改善研究报告.docx
- 农产品质量安全新保障,2025年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docx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历史教学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