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正确解读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doc

正确解读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正确解读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解读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 作者:云淡风轻????文章来源:转自它网????点击数:1077????更新时间:2006-12-2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和正确解读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不同类型的沉默现象,以达到掌握沉默的规律和正确利用的目的;并且针对各种不同的沉默现象,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沉默;评价;焦虑;提问的技巧;问题的修正;教学质量   一、沉默的定义及分类   人们交流时可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不仅有言语行为(verbal interaction),还有内容极为丰富的非言语行为(nonverbal interaction)。所谓非言语交流,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交流的形式很多,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他装饰等,甚至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都是非言语交流的有效途径。   在会话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上,除了目光、表情、动作和声音特征以外,还有一条主要非言语交流渠道不可忽视--这便是沉默。沉默有时与讲话相对,指没有言语的情况,当然也就包括上述的诸多非言语行为,课堂教学的沉默现象一般分为不伴随其他行为特征的静止沉默(still silence)和伴随一些体态动作等的非静止沉默(non-still silence)。本文讨论的仅局限于(学生方面的)静止沉默。   二、造成沉默的原因   交流能力主要由三种能力组成,即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语言能力和使用技巧的能力。沉默经常会与这三种能力的缺乏有关。   1.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现象可以传递以下几方面语用特征   首先,它表露出社会文化特征的间歇行为(socio-cultural silence),中国人对情感展露经常采取克制、引导、自我调节的方式,所谓以理节情,发乎情止于礼义,这也使生活中和艺术中的情趣经常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中,不能充分地痛快地倾泻表达出来(李泽源,1990)。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多听少言,教师的权威不容侵犯。因此,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时,学生保持沉默是礼貌和规范的行为。   2.沉默是交流中的停顿需要   在话轮的转换过程中常常出现停顿、沉默、转换话题等现象,以下的几种情况都可导致沉默:如由于判断不准转换关联位置,不能获得话轮而沉默;不会向说话人发出反馈项目而沉默;在碰到语言障碍时不知如何修正、调整而沉默等。   但是如果学生长时间的沉默,教师就应该反思:是教师的问题过难,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还是教师的指令表述不清晰,学生弄不明白?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听力水平,用复杂的语言将一段较长的指令说给学生听,学生无法接受到信息,就容易失去耐心和信心。   3.语言功底不足   Chomsky指出,语言能力是指掌握构成某一语言所有话语的基础代码的能力,属于深层结构,表现为句法。话语本身是代码在使用语言的实际情况中的实现。所以从理论上说,我们说的运用语言能力是在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离开了语言知识,除非具有模仿、产出目的语的语言环境,否则较难养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基础知识不牢固,不仅不利于英语学习的持续发展,也会对培养运用能力不利,所以在中小学要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让学生扎实掌握语言知识(陈诗颖,2002)。   4.缺乏技巧训练   话轮转换的技能是争夺话轮、克服沉默的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而当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技能时,会经常表现出碰到暂时的语言障碍的时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最后只好陷入沉默和慌乱之中。   5.有些学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过分强调全英或双语教学   三、正确解读沉默   应该指出的是,沉默既有正面的,也有负作用,还可能是由性格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在一对一的会话过程中,听者的沉默既可能是对说话者的赞同,也可能是反对。一般来说当听者有不同意见时,常见的反应是插话。他既然表示沉默,就可以理解为是对说话一方的同意,即常说的默认,同时也是对说话人继续讲话的鼓励。但当听者不同意说话人的观点时,有时也表示沉默,这可能是因为说话人位尊职高,听话人不便表示异议,或是因为听话人认为对方的观点十分荒唐可笑,不屑予以反驳。在一对一的交流过程中,沉默还具有表现的功能。如当说话人发问时,对方的沉默往往表明对问题的不理解或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不同的沉默所传达出来的不同的信息,能对正确判断教学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沉默所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有益的还是需要引导的?正确解读各种不同的沉默,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果是出于礼貌等,可以引导其积极回应。   为了使学习者内化概念,应给予学习者一定时间进行认知处理。Honan Van O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iqshi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