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印度洋海啸看海啸预警系统 制作于: 2011年4月9日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8.9级特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波及包括非洲东海岸在内的印度洋沿岸的多个国家。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印度洋海啸发生位置示意 到2006年末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以及所造成的瘟疫灾害已经造成近30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不能忘却的痛 小震动激发说 “生态武器”说 “太空巨浪”说 远在发生地震的地壳板块另一端的小震动,引起了另一端的不平衡,这种地壳“翘翘板”效应引发了印度洋的大地动。 有人怀疑这是某国军队在秘密试验地球物理武器。地球物理武器威力大,它可引发地震、海啸等 当地球遭受太空“巨浪”袭击时,地球引力波会突然减弱,地球系统发生膨胀,抑制地震的作用力减小,从而激发地震或火山爆发等,进而引发海啸 1、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机制迫在眉睫 2、各国海洋机构必须加快研究深海大洋 3、海啸并非毫无预兆,人类有能力预测 4、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也是导致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位于夏威夷檀香山附近,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多国海啸预警系统。1965年成立,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等环绕太平洋的26个国家都参与其中,中国在1983年加入。其后,又相继建立若干区域或国家的海啸警报中心,如夏威夷海啸警报中心、阿拉斯加和西海岸海啸警报中心、日本海啸警报中心等。 这个大名鼎鼎的预警中心却只是一幢小平房,像一辆“拖挂房车”,平常也只有两个人值班:一名地球物理学家和一名海洋学家。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位置 及监测范围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主要职能是收集太平洋海盆的地震波和海潮监测站探测到的信息,交换各国情报,评估能引发海啸的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 目前各国参加太平洋海啸警报网的验潮站有53个,地震台51个,承担整个太平洋的海底地震和海啸监测业务。 智利地震 海地地震 2006年5月17日,有二十多个太平洋沿岸国家开始测试一套新的海啸预警系统。这次测试演习先从设在夏威夷的海啸预警中心开始。 来自智利的模拟海啸的报告被传往3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在接到有关海啸的消息后,于沿海地区启动海啸预警演习。这次大规模的演习可能将作为今后印度洋预警系统测试的模式。 假设智利海岸受到一次海啸袭击后,冲击波横扫 整个东太平洋地区 假设菲律宾北部也出现一次大海啸,从而在西太平洋也进行预警测试 2004年印度洋海啸时,印度洋还没有海啸预警系统。这次灾难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只不过还没有任何国家带头,也没有任何机构将协助这些国家采取共同措施,来应对类似的自然灾害。 “我们现在知道海浪可以到达任何地方的海岸线。不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的什么地区,都是有警报的。但我们在印度洋并没有预警系统。要是提早建成的话,就不会有人在海啸中丧生。” 经费不足,办公设施简陋 工作效果不明显 关注度低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每年只有100万美元的预算,却要24小时为26个国家乃至全球服务 由于数据不足,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只是对印度洋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建议,却无法对印度洋地区的地震海啸作准确预报。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该中心监测到了之前发生的地震,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应急通信网络和预警网络,他们与印度洋各国迟迟无法联上。 1948年到1986年间,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出的警报20次中有15次是错误的。日本和美国在其周边海域部署了20个能实时监测海浪高度的浮标,但这个系统至今未经“实战 ”考验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的局限性 2005年4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会议提出应当围绕建立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的具体行动和结果进行,包括 会议认为,建立这一地区的预警系统非常重要。虽然我们不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但我们可以充分作好预防灾害的准备。 选择最适合印度洋地区的预警系统型号 相关的国际援助 必要的投资数额 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 确定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地区中心的地址 2005年联合国小岛国会议上,据称全球海啸预警系统有望在2007年6月建立,印度洋的预警系统有望在次年6月建成。 实际情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年前提出建立全球海啸预警机制时,有关国家政府没有行动,捐赠国也没有行动,致使国际社会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建立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将花费3000万美元。 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包括26个海啸信息国家中心,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接收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西南18J112 墙标准图集.pdf VIP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树立正确三观:从庞众望的成长看青春担当》主题班会课件.pptx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docx
- 2025电力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白皮书.docx VIP
- 《运动神经元病》课件.pptx VIP
- 肾上腺皮质腺瘤护理查房.pptx VIP
- 药物制剂生产实训(初级)课件 2-2 PPT:人员卫生管理.pptx
- 三年(2023-2025)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选择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环境工程原理课件.pptx VIP
- 5_1_名雅化工不饱和聚脂树脂腻子(原子灰)MSDS.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