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 肉鸡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县委、县政府: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肉鸡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培育壮大全县肉鸡产业,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3月15日—19日,县政协副主席、县经济局局长刘志俊,县畜牧兽医局局长白满元带领县经济局、畜牧局有关人员及共6人,组成泾川县考察小组,专程赴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对肉鸡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此次考察旨在摸清鸡舍建设模式、经营模式、群众和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联结机制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考察小组一行在突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屈振年,县政府副县长郑建军,县长助理王喜斌及政府办、农牧局、经委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现场参观了突泉县提供的永安镇新力肉鸡养殖小区,永安镇永发肉鸡养殖小区,杜尔基镇杜胜肉鸡养殖小区,水泉镇肉鸡养殖小区,溪柳大营子肉鸡养殖小区,内蒙古安达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饲料厂、种鸡场、孵化场、屠宰场,福润禽业项目建设工地等8个考察点。考察采取“听、看、议”的方式进行,重点对当地的鸡舍建筑情况、产业发展情况、防疫跟踪情况、养殖技术情况、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重点学习。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既亲眼目睹了突泉县肉鸡产业发展的惊人速度,更切身感悟到了他们的成功之举。整个考察活动是一堂生动、深刻的实践课、发展课,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学习考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泉县肉鸡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突泉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兴安盟西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的过渡地带。全县总土地面积4900平方公里,辖6镇8乡,188个行政村,464个自然屯。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境内有汉、蒙、满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8万人。耕地总面积217万亩,林地205万亩,草场209万亩。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2.3亿元,财政收入725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6元。 2008年以来,突泉县立足县情,科学规划,深入调研,着力在行政、政策、干部、农民等因素方面破阻攻坚,汇聚“行政推力、政策引力、干部精力、百姓民力”,集中用力推进肉鸡产业发展。通过两年多稳步推进,群众养殖热情高涨,基地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竞相入驻,产业链条逐步健全。2009年底,全县培育肉鸡养殖专业村16个,建办肉鸡养殖小区38个,建成标准化鸡舍586座32.8万平方米,养殖能力突破2000万只,居全区首位。福润禽业3000万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完成主厂房及附属设施建设,部分设备安装调试。安达牧业15万套种鸡养殖场、18万吨饲料加工厂、1500万羽鸡雏孵化厂、800万只肉鸡屠宰生产线相继竣工投产,形成养殖、种禽、孵化、饲料、屠宰五大板块完整产业链,肉鸡养殖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就业的朝阳产业,直接吸纳劳动力9000余人,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492元。 二、突泉县发展肉鸡产业的成功经验 通过考察和学习,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突泉县肉鸡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分不开,与当地群众的认可和参与分不开,他们肉鸡产业的成功发展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在考察和学习期间,我们深切的感觉到,该县肉鸡产业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更主要的是合理的行政推动、系统的产业链条、有力的政策扶持、科学的发展模式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一是有一批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推动。齐抓共管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突泉县肉鸡产业从零星分散发展到今天初具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禽产业专项推进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全县禽产业发展。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落实具体责任人,为禽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一系列行政措施,定点聚集,阶段突破。制定目标体系,聘请中科院专家编制《禽产业2008—2012年发展规划》,制定饲养肉鸡3000万只推进目标。根据年度目标制定考核办法,年初下达任务,半年跟踪检查,督促干部加压奋进。强化日常督导,县四大班子、涉农部门领导定期深入乡镇开展拉链式检查,给干部交责任、压担子。县、乡、村三级干部投入主要精力,把引领农民发展肉鸡养殖作为第一要务,暗自用力、争先恐后,在一线积极钻研养殖管理、科技应用、疫病防治等知识,成为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有效发挥了带动作用。乡村干部包园区、包农户,起早贪黑与农户摸爬滚打,长期工作在小区,困难出现在哪里,干部就及时赶到哪里,晒黑了干部,练就了本领,实惠了农户,推进了产业。干部积极为农户筹措合作资金,帮助联系贷款,协调办理担保手续。特别是对一些无力组织联保的贫困农户,协调乡镇干部、教师利用工资进行担保,解决贫困户筹资难题。引导农户利用反租倒包、协商兑换等办法解决养殖小区用地问题。同时,把产业基

文档评论(0)

sifuds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