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高中选修课《名人传记》教学法门高中 赵宗虎人教版的高中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传主都是成就了一番伟业的中外名人,像革命家思想家马克思、毛泽东,文学家杜甫、鲁迅、沈从文,音乐家贝多芬,科学家达尔文、杨振宁,军事家蒙哥马利,企业家比尔·盖茨。这些课文篇幅较长,作为语文课,除了让学生明了传记作品的叙述技巧、议论技巧和语言特色之外,让学生从这些名人成长历程中感悟生存的智慧,应当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一般教学原则而言,学习名人传记大多让学生学习名人的伟大抱负、顽强的毅力、进步的思想、仁爱的精神等等,这是没有错的;但作为传记的人文精神教育,如果仅仅限于这一点,那是很不够的。名人传记的教学,应当让学生在论辩分析中明了名人成长历程中的是与非、得与失,就是说要理智地学习名人,扬弃名人精神,而不是盲目地崇拜名人,从而感悟生存的智慧。 这里说的生存智慧是指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理性文明的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而不是利己主义的不择手段的厚黑学。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到要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在名人传记教学中让学生从名人成长历程中感悟正确的生存智慧,也是与新课标精神相吻合的。 一、辨析名人的缺点,以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名人也无例外。为名人作传的作者,只要不是存心为尊者讳,大多客观真实地反映名人生平事迹,自然也会写出名人的缺点。但学生限于自身的认识,却因为崇拜名人,爱屋及乌,往往连名人的缺点也加以肯定,甚至学习名人缺点,这就未必妥当。诚然,没有某些缺点成就不了某个名人,今天的读者绝不能苛求名人,但我们学习这些缺点却未必能成就事业。为此,教师对传记中写到的名人缺点则不应回避,而应当鼓励学生对此质疑,进行辨析。 对名人缺点可分三类进行辨析。 其一、有的缺点导向正确可以成为开创事业的动力。《毛泽东自传》写到毛泽东少年时在邻县东山小学因家境不富,穿着粗朴,遭人冷眼,内心很不舒服;青年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佐理员,因职位低下,来借书的知识分子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这又使他很不舒服。因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感觉不舒服,内心产生不平心理,这原本是一个稍有自尊心的国民应有的心理。麻木不仁的民众则无此耻辱感。今天从宽容待人的角度看,学生提出了毛泽东青少年也有心胸不宽阔、受不得一点屈辱的缺点。对此,笔者先肯定学生敢于怀疑名人的勇气,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少年毛泽东如何平息内心的不平。笔者先让学生读周国平的两句话,“天才的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强者的内心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再读狄德罗的一句名言,“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再让学生讨论庸者和智者对待耻辱的不同态度,从而肯定了毛泽东将眼前屈辱藏于心底,在变革中国社会的革命运动中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以此回击权贵恶少和势利文人的冷眼的大丈夫胸怀。将人格受辱导致不平的负向心理转化为立志改变自身命运的动力,这对今天的学生仍然具有教育意义。其二、有的缺点会带来另一种收获。《从文自传》写到沈从文小时候玩性极强,从不安心校内读书,“能逃学时就逃学,不能逃学时就只好做梦”。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无可非议;可是总是逃学,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算是孩子的缺点。但正是这逃学的不受约束的玩性,加上从小具有的好奇好思和耽于幻想的天性,使沈从文在逃学之后的野性游玩中认识了湘西地区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俗风情,使他熟读了课堂之外的自然之书和社会之书,为日后自己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笔者曾就此引导学生讨论学校和家庭教育对学生管束的适度问题,从而认识到教育不能扼杀孩子好玩的天性,好玩未必都是缺点,玩中能学到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 其三、有的缺点是天资和才能造成的,今人无从仿效也不必仿效。《贝多芬传》写到贝多芬自恃超群的音乐天才,放纵自己的暴烈个性,撞入皇族人丛,教训著名学者哥德,在他看来,“君王与公卿尽可造成教授与机要参赞,但不能造成伟大的人物,而当我和哥德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这种自负和狂妄,这种恃才傲物,虽说有他蔑视权贵和名流、维护自身独立人格的合理的一面,但对于他人却是很难接受的。而多数教师囿于中国文人认同蔑视权贵自求清高的价值取向,对这种行为多持赞赏态度,殊不知这种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是处处碰壁的。笔者曾就此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结合贝多芬、祢衡、杨修、李白的遭遇,学生终于明白,恃才傲物无论从自身生存,还是从他人接受来看,实在算不得一种好品质。 二、辨析名人的性格,以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 由于家庭、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名人跟常人一样,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个性。这些不同的个性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帮助名人成就了事业。学生羡慕名人的事业而常常模仿名人的个性,殊不知名人的个性成就事业大多是有他特定的条件的,不加辨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