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二单元月考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9分)
一、选择题(18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绣闼(tà) 埋(mái)怨
杳(yǎo)无音信 戕(qiānɡ)害
B.勾(ɡōu)当 枭(xiāo)雄
繁文缛(rù)节 蟊(máo)贼
C.天堑(qiàn)
羽扇纶(ɡuān)巾 酹(lèi)江月
D.玉簪(zān) 螺髻(jì)
揾(wēn)英雄泪 重(chónɡ)阳
解析:A项“埋”读“mán”,B项“勾”读“ɡòu”,D项“揾”读“wèn”。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笔竿 座右铭 悬梁刺股 出类拔萃
B.耽搁 喝倒彩 无计可施 一如既往
C.饱蘸 照相机 表新立异 良辰美景
D.简捷 名信片 不计其数 至高无上
解析:A项“笔竿”应为“笔杆”,C项“表新立异”应为“标新立异”,D项“名信片”应为“明信片”。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那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B.来此旅游的人们,面对太湖的水色山光,又怎能不对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化发生惊叹呢?
C.一个非历史研究出身的学者,却在历史研究领域里大放异彩,易中天最近可谓如日中天。
D.新近在央视播出的45集电视连续剧《海之门》,必将成为再现我国改革开放27年来波澜壮阔、惊涛拍岸历史进程的一部扛鼎之作。
解析: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湛。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研究显示:两岁左右的儿童完全可以阅读一些浅显的读物,这时家长最好陪在他们身边尽可能地培养孩子阅读幼儿读物,诵读幼儿读物。
B.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也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C.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D.湖色越远越深,由远到近,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解析:A成分残缺,C“不绝如缕”使用错误,D语序不当。
答案:B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B.“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的,”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这事准能完成”。
C.中美海军将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中国参演兵力为海军“湛江”号导弹驱逐舰和“洞庭湖”号补给舰。
D.近日,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数码产品——“笔式”复印机(汉王随抄资料笔),只需轻轻一刷,资料自动进笔中,它可储存300万汉字。(相当于四大名著)
解析:A问号改为逗号,B句号放到引号内,D句号放在括号外。
答案:C
6.以下各联按“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②夜如何其,晓钟未动 岁云尽矣,更漏频催
③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④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⑤去秽除邪千门户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⑥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A.①⑤③② B.⑤④⑥②
C.①④③⑥ D.④①③⑤
解析:①清明,②除夕,③中秋,④重阳,⑤端午,⑥元宵。
答案: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注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
文档评论(0)